極端天氣來襲 棉花面臨減產
自2010年以來,國際棉花價格持續走高。進入2011年,供需矛盾的長期積累以及極端天氣導致的全球范圍減產,為棉花價格的上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國際棉價將繼續上漲,相關公司有望持續受益。
從需求上看,國內需求持續旺盛,供給不確定性加大。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國內紡織服裝行業在2010年全面回暖。相對剛性的下游紗、布生產需求,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所帶來的品牌服裝消費升級,以及農村服裝市場的廣闊前景,將確保棉花需求的持續旺盛。
在供給方面,各大機構對于2011年全國植棉面積擴張幅度的預測集中在6%至8%之間。但未來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或導致中國棉花畝產量下降。比如,2011年上半年強勁的“拉尼娜”現象和吐絮期可能存在的極端天氣,將對棉花產量產生重大影響。同時,隨著國儲棉庫存減少所導致的供給調控力下降,以及印棉出口限制政策的反復,棉花供給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此外,從成本上看,中國棉花種植的機械化程度較小麥、水稻明顯偏低,勞動成本較高,加之持續上漲的種子和地膜等物化費用,種植總成本的上升將支撐棉花價格上行。
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預測2010/2011年度,中國需進口棉花約330萬噸,受制于印棉出口限制政策,以及目前已處高位的美棉簽約率,未來棉花進口成本依然較高。從籽棉收購成本的角度來推算,我們認為2011年棉價將以25700元/噸為底部下限,全年高位寬幅震蕩。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下半年的棉價上漲,帶動滌綸短纖等主要替代品的價格一路走高。
然而我們認為,滌綸短纖的替代性,并不能夠對棉花的需求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第一,從長期來看,與棉花走勢相關性最高的是長絲,并非短纖,而長絲的大規模產能擴張對于成本和技術投入要求較高,短期內產量提升受到限制。
第二,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對于服裝、家紡等產品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在此輪升級性質的需求驅動下,企業訂單對于部分優質原料的要求逐漸剛性,通常而言,滌綸短纖的品質和舒適感都低于棉花,替代效果將受到壓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