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爾丹頓看中國品牌服裝國際化
日前,國內知名高端服裝品牌卡爾丹頓被部分媒體報道為所謂假洋品牌,這個穩居高端服裝品牌行列已達10余年的卡爾丹頓在受到各方質疑的同時,也相對影射出了中國服裝行業的國際化硬傷。
“洋商標”或“民族商標”
記者了解到,卡爾丹頓的品牌擁有者為一名中國香港商人,該品牌旗下服飾主要針對追求內在、奢華品質的成功人士,近十年在市場上備受中國成熟男士青睞。然而,卡爾丹頓雖為在中國、意大利注冊品牌,但其服裝主要生產地及主銷地均在國內,而因此受到有些媒體的質疑。
“實際上,服裝屆像卡爾丹頓這種非外國人擁有的境外品牌是普遍現象,例如美國著名的婚紗品牌“VERA WANG”實則中國人創立的,甚至我們熟悉的CATELO鱷魚,BOSINI堡獅龍,JEAN WEST真維斯,JORDANO佐丹奴等境外品牌,其品牌擁有者皆為中國人士。”
據悉,中國已成為一個“世界工廠“,在現有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德國大眾等等國際知名品牌,各行業各品牌多數產品均產自國內。因此,一個品牌高低是取決于品牌的設計風格、使用人群、產品品質、服務質量及企業的運營模式等方面,而不是由其品牌持有人是否為中國人以及外銷數量多少所決定,也正是這種正確品牌發展理念的缺失導致中國與歐洲時裝差距甚大的關鍵因素。
另外,銷售區域在哪里,只是一個觀察方面。國際化品牌經營,還要看他整個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有多少環節涉及國際化。類似卡爾丹頓這樣的高端品牌,其面料來源、設計團隊、生產合作工廠,早已經不局限于國內,而是直接從意大利甚至全球采購。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無論是國外名牌還是中國名牌,都是用全球資源整合的角度來悉心經營品牌,以此來滿足顧客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
卡爾丹頓之“禍”還是中國服裝之“惑”
業內人士講透露,國際大品牌之所以賣得貴,并不是由于其產品的質量、售后服務或店面裝修,而是其品牌文化與生活方式符合其受眾消費者的價值觀。消費者之所以穿ARMANI,不是因為其品牌知名度或外銷到多少國家,而是因為它符合消費者自身價值或對生活方式的追求,卡爾丹頓在品牌價值觀上定位于尊貴優雅時尚生活的締造者,整合全球資源為顧客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國際化的品牌消費體驗,因此在目前國內市場上是可以穩居高端市場的。
專家表示,中國品牌服裝無論是潮流度或品牌認可度都遠不及其他國際品牌,很多人認為設計差是我國品牌服裝落后于國際品牌的問題所在,其實不然,最根本的原因實則在沒有正確的國際化意識。多年來中國品牌一直努力實現國際化,但多數企業最終淪為國際大品牌的生產商,或是久久未能得到外國消費者及政府的認可。而卡爾丹頓卻能在高端服裝戰場占得一片天地,正是因為依靠其從產品設計、品質追求、終端銷售、視覺傳播等系列遵循國際行業的運營模式,僅憑一個洋名字,很難在在國際大牌云集的高端市場生存。
在中國品牌服裝“國際化”之惑背后,以卡爾丹頓為代表的一批所謂“假洋品牌”正作為實踐者,推動著中國品牌服裝走向真正的國際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