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一跌再跌 棉企放棄接單提前進入產業淡季
3月31日,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2011年度行業的走弱,我國棉花產業復蘇之路變得愈加模糊。日前了解到,國內許多棉加工企業今年“提前進入產業淡季”。
棉價低棉企放棄接單
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對內地12個省市的1700多個棉農進行了棉花交售情況調查顯示,3月棉花期現貨價格開始出現下跌,籽棉收購價格也有所回落,棉農對價格不滿意,棉花企業認為后市不確定,收購市場基本停滯。
佛山豐彩棉紡有限公司的招先生告訴記者,每年清明過后是新棉種植期,也是棉花產業的傳統淡季,但今年行業不景氣,3月份就已進入淡季。目前他所在的企業仍在積極拓展業務,“我們都是從事內貿業務,但現在客戶中很多轉做外貿,他們生產的棉紡織品都是銷往境外,外單還有一些訂單可做。”他無奈地表示,公司情況要想真正好轉,只能等待宏觀市場形勢變化。
收儲預案的公布給棉農吃了顆“定心丸”,也進一步加大了棉企的市場風險,棉企必須在今年的新棉上市前將手中的棉花、紗線賣出一個理想的價錢,才能躲過更大的虧損。招先生指出,公司目前減產不少,2010年籽棉價格三萬多元一噸,今年跌到兩萬多,仍有很多庫存,如果剩下幾個月不處理掉,損失將更嚴重。
數據顯示,低配棉紗產品目前報價與高等級棉價接近,部分紡織廠紗線生產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前期生產人棉紗的小型紡織企業因紗線銷售不暢已經陸續減產或停產。
冀套期保值減少損失
記者了解到,有不少棉企已進行棉花的套期保值交易。安徽池州一家棉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有進行鄭棉1109合約的套期保值,今年“壓庫”現象嚴重,進行套期保值尤顯必要。估計棉價年內還會再跌,公司今年主要參與賣出交割,“我們把今年的跌勢預計得嚴重些,在09鄭棉25000左右賣出幾百手。”
昨日鄭棉1109合約開盤報27640元/噸,收于2781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元/噸。28000元/噸被棉花交易市場視為成本線,東興期貨表示,總體商品市場的下跌趨勢沒有完成,棉花獨立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與管理系教授譚硯文指出,目前棉農仍在生產棉花,今年產量預計會達到新高,若價格繼續下跌,棉農損失將更加慘重。國內棉花市場仍存在缺口,但價格不漲反跌,對此他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信息不透明,棉農或是棉企都無法了解自身處境,政府應當盡快建立預警機制,避免市場劇烈動蕩。
廣東省棉花紡織協會指出,目前國際棉花市場已無明顯需求,建議外貿企業盡早尋求新客戶源,也期待正在進行的廣交會能夠給市場注入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