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面臨疆外紡織大軍考驗
6月19日,在中國新疆2011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新疆紡織產業轉移交流會上,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承接紡織產業的轉移,新疆現確定承接產業轉移的基本區域,目前已規劃“兩城、七園、一中心“重點發展紡織工業。
據介紹,“兩城”敲定的是石河子和阿克蘇,前者是新疆棉紡織產業最發達的地區,該地區棉花、棉短絨產量高,一二級棉占80%以上;后者位于新疆南北疆交通要沖,是南疆重鎮和交通樞紐,且棉花年產量占全國1/9。“一中心”則是指烏魯木齊,會以此建設烏魯木齊紡織品國際商貿中心。
“七園”目前正在斟酌中。新疆南北疆各產業園區中,喀什、霍爾果斯、阿拉爾、庫爾勒、沙雅、瑪納斯、精河等十幾個產業園區均將紡織列為重點發展行業,相關部門正在依據各地紡織工業發展態勢,重點培育七個園區的建設發展。
外地紡織企業進到產業轉移的規劃區域內,就可以得到“款待”。新疆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方面表示,對納入規劃的產業轉移重點建設項目,會特事特辦,優先落實建設條件,對其進展情況進行目標跟蹤,促進項目早日建設完成。比如,支持”兩城七園“在當地設立融資股份公司,鼓勵企業參股,從事融資、結算、擔保業務,緩解企業資金需求壓力,同時,發揮自治區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的作用,中小企業擔保資金會進一步向紡織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傾斜。
對于疆外紡織行業一向關心的運輸問題,今后也會將紗線、布等紡織產品,納入自治區鐵路運輸大宗產品和重點運輸大戶保障計劃管理,優先安排車皮及時調運
對于紡織產業轉移之路,浙江省援疆工作指揮部的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兩個市場的有機融合,可以實現多贏的局面。他介紹,“浙江是我國的紡織大省之一,2010年底,浙江紡織工業總體排名居全國第二位。但是,在浙江省紡織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收到土地、資源、原材料等重要資源的制約,紡織大省、資源小省的困境凸顯。早在本世紀初,浙江企業就已涉足新疆棉紡業。”
浙江紡織企業進軍新疆的收益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浙江雅戈爾集團,2005年開始涉足新疆紡織行業,當時只是租賃了新棉集團喀什棉紡織廠的11.2萬錠規模生產設備及廠房,但經過引進現金的管理模式和必要的技術改造,就率先在新疆生產出了世界領先水平的350支精梳紗,填補國內空派,也因此提高了新疆棉紡業在國內的地位和時常競爭力。
據了解,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去年7月發布了《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要求東部地區通過兼并重組或新增投資等方式,將紡紗,織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環節轉移到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而將自身定位于發展紡織服裝高端制造業。
四年后,輕工行業40萬個就業崗位由你挑
如果你還在為就業發愁,或者想增加自己的收入渠道,那么,你可以考慮從事地毯、玉雕、手工藝品等行業。因為,未來幾年內,這些領域會為我區居民提供一個巨大的就業舞臺。
在中國新疆2011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食品生產企業專題對接會上,自治區輕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發布了自治區輕工業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該規劃確定了七個發展目標,其中一條就是,支持勞動密集型行業和新興行業優先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保持就業人數年均增長6%左右,“十二五”期間累計新增就業10萬人。
據初步測算,全疆輕工企業吸納就業約30萬人,累計新增10萬人,即意味著,我區會力爭2015年,輕工業全行業從業人員達40萬人。
自治區輕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人士介紹,在“十二五”期間,我區會優先發展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的工藝美術、民族用品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加強產業集聚,引導和支持日用化工、金屬制品、皮革制品等行業的中小企業,以區域化,集群化方式發展。發展輕工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社會就業崗位增加。
在“十一五”以來,隨著新疆輕工業的迅速發展和行業規模的持續擴大,眾多輕工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個崗位。據初步測算,全疆輕工企業吸納就業約30萬人,成為農民工和城鎮居民就業保障的主題。地毯、玉雕、民族工業品、旅游紀念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為當地城鎮居民和農牧民實現靈活就業和提高收入開辟了新的領域。輕工業已成為各地方實現和保障就業的重要民生產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