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短絲業大肆擴產“吞苦果”
隨著棉花價格的大幅下調,粘膠短絲行業開始“吞咽”前幾年大幅擴產的“苦果”。
昨天,山東海龍公告,自5月7日至今,本部及新疆幾條生產線停產檢修,停產的粘膠短絲生產線產能合計18.5萬噸,占公司粘膠短絲總產能的68.52%。
粘膠短絲為山東海龍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為80%。粘膠短絲的停產,將對國內最大粘膠短絲生產企業之一的山東海龍產生較大影響。公司人士表示,何時復產將依據市場情況而定。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告訴記者,從今年二季度開始,粘膠短絲出現全行業虧損,其每噸價格從年初的2.8萬元/噸降至1.8萬元/噸。粘膠短絲全行業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前幾年新增產能太多,行業過剩嚴重,導致目前開工率約五成;二是棉價大幅下調,對粘膠短絲價格形成壓力。
資料顯示,棉價去年大幅上漲,每噸價格由年初的1.6萬元最高上漲至3.3萬元,創下1995年以來的新高,但從今年二月中旬開始跌回到2.4萬元。粘膠短絲俗稱“人造棉”,與棉花為替代關系,棉價下跌引發本已產能過剩的粘膠短絲價格跌去36%。
“開工就是虧損。”山東海龍人士表示。
而汪前進則進一步預測,粘膠短絲行業的低迷狀況在半年之內不會好轉。
主營業務為粘膠短絲的上市公司還包括湖北金環、新鄉化纖、南京化纖等。今年4月份,湖北金環因粘膠短纖市場波動變化較大,終止了自2010年7月1日開始的租賃湖北化纖開發有限公司短纖生產線的合同;新鄉化纖今年2月啟動定向增發項目,不過募資投向為氨綸。
同是受棉花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行業,滌綸短纖表現則相對平穩。盡管滌綸短纖價格也隨著棉花有所回落,但目前基本穩定在年初的水平即1.3萬元/噸。
汪前進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滌綸前幾年行業虧損,導致新增產能較少;另外,滌綸上游的PTA此輪跌幅接近30%,使得滌綸的毛利率仍然維持在前期水平。但是,這一狀況可能在2012年出現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