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數字的背后,2010年服裝行業百強企業
6月30日,中國服裝協會正式發布“2010年服裝行業百強企業”名單。其中“利潤總額”百強前十名企業包括雅戈爾、波司登、海瀾、浙江森馬、紅豆、上海美特斯邦威、魯泰、杉杉、新郎希努爾、山東南山,“產品銷售收入”百強前十名企業有雅戈爾、紅豆、海瀾、波司登、杉杉、上海美特斯邦威、青島即發、新郎希努爾、山東如意、浙江森馬,“銷售利潤率”百強前十名企業包括深圳瑪絲菲爾、安正時尚集團、北京愛慕、深圳歌力思、雷迪波爾、博士蛙、金發拉比、維格娜絲、凱撒(中國)、深圳市贏家。
據統計,中國服裝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百強企業合計實現3237.05億元,同比增長31.88%;“利潤總額”百強企業合計實現309.01億元,同比提高50.75%;“銷售利潤率”百強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達12.93%,比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高出7.92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不能體現出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生存現狀,對于這3個百強名單,我們不能因為漂亮的數據就把中國服裝產業背后存在的巨大隱憂誤讀了。”在公布了三大百強榜單后,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德虎冷靜地向記者表示。
本次評選沿用了往年的評選方式,根據“會員參與、自愿申報”的原則,分別對“產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和“銷售利潤率”三項指標進行排序。全國共有143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浙江41家、江蘇24家、山東18家、廣東13家、福建10家、上海8家,北京湖南各4家,河北3家,安徽、遼寧、江西、吉林、四川、山西、湖北各2家,陜西、云南、重慶、河南各1家。上榜企業中,有27家為首次上榜,占全部上榜企業的18.75%。
從2010年和2005年服裝行業百強企業數據的對比來看,呈現三大特點:
首先,2010年各項指標的同比增幅遠遠高于2005~2010年的復合增長率,利潤總額增幅明顯大于產品銷售收入增幅。
其次,百強前十名企業發展潛力巨大,后勁十足。“通過數據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資源要素向大的、好的企業集中。”陳德虎說。在榜單中,前10名企業3項指標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7.5%、26.02%和12%,第11至第50名企業雖然年復合增長率略低于前10名企業,但與上年同比增幅則分別比前10名企業高出11.04、32.84和0.21個百分點。
最后,大規模企業連年增加,品牌企業領跑。產品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的企業從2005年的7家增至2010年的26家,其中過百億元的企業有5家;利潤總額超過2億元的企業從2005年的12家增至2010年的35家,其中過10億元的企業有6家; 2010年銷售利潤率前10名均超過20%,前50名企業均超過10%,大多是男裝、女裝、童裝和內衣品牌企業。“在‘銷售利潤率百強’的榜單上,一批時裝品牌企業名列榜首,說明一些以模式創新為先導的女裝品牌企業已找到了以品牌為核心、以價值增長為目標的發展方向,凸顯了品牌貢獻率在企業運作中的作用。”馮德虎解讀道。
為了及時了解上半年行業的真實情況,連日來,中國服裝協會的高層們兵分幾路深入各個服裝產業集群地進行調研。“盡管上半年行業對外發布的數據‘紅旗飄飄’,但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可以用‘苦不堪言’來形容。在我走訪的兩個產業集群中,羽絨服行業的巨頭波司登在去年年底給員工加薪30%,今年年初又加薪10%。不少中小企業主反映,由于用工成本普遍提高,40%的工資增幅在業內已不是很夸張的數字。此外,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擠占了不少加工企業的利潤空間,比往年更早的拉閘限電導致不少服裝企業開工不足,貨幣緊縮政策導致中小服裝企業融資難。這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在今年廣交會上均得到體現:只接短單,觀望氣氛濃厚。”馮德虎說,“因此,如何來判斷這個行業的真正運行狀況,還需要對百強統計數字模型做進一步的改進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