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價起伏波動,綢都“技”高一籌
8月4日,在南充市嘉陵區工業集中區的四川順誠紡織品有限公司內,又一批出口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絲綢面料正在冒雨裝車。“剛剛接到了中東一個客戶的400萬美元訂單,馬上加班生產。”指揮裝車的公司總經理王尚雪忙得滿臉是汗,“今年將實現出口2000萬美元,連續3年位居南充市絲紡服裝業出口第一。”
絲紡服裝是南充市傳統優勢產業,也是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支柱產業,對外依存度高,風險大。尤其今年,國內外市場絲價波動較大,年初,國內生絲價格居高不下,每噸超過42萬元,絲綢行業成本壓力劇增。但據南充市糧食和商務局提供的數據表明,該市絲紡服裝業出口和利潤同比卻都有大幅度提高。這是何因?
【微觀】
“小弟”成“大哥”背后的驅動力
四川順誠紡織有限公司在南充200多家絲紡服裝企業中,以前是個不起眼的“小弟”。近年來卻由“小弟”迅速成長為行業“大哥”――今年,該公司的綢緞產品將突破720萬米,綢緞產量躋身全國前三甲。
王尚雪認為,這是技術創新所致。
近日,王尚雪正在籌劃一件重要的事:淘汰傳統的有梭織機,投入3000多萬元,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箭桿織機。
有梭織機只能生產寬幅1米多點的綢緞,而箭桿織機能夠生產寬幅達3.2米的綢緞。“綢緞寬幅小,在后期產品的深加工上很受制約,只能生產披肩、手絹等低附加值的傳統絲綢產品。”王尚雪說,“寬幅大的綢緞,可以生產床上用品、服裝等附加值高的產品。寬幅綢緞附加值是傳統綢緞的3倍,如果加上后期的深加工,附加值將提高到8倍。”
順誠公司在新產品研發上也是煞費苦心。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每年研發新品超過20個。不斷創新的產品,為公司帶來越來越大的市場和越來越高的利潤。如公司組織技術人員攻關研制出的“二八”絲綿紡織面料,不僅面料手感好,還降低了10%的成本。采取紡織前就將經線染黑、緯線染紅的新工藝,開發出絲織雙宮面料,不但顏色鮮艷,而且閃色,今年已經出口50萬米,產值超過1000萬元。
【舉措】
技術創新貫穿整個產業鏈
南充是我國西部唯一獲得 “中國綢都”稱號的地區。如何讓“中國綢都”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南充作答:進軍絲紡服裝深加工領域,技術創新貫穿整個產業鏈條。
在發展蠶桑中,該市大力推廣應用栽桑養蠶的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降低傳統模式的勞動強度,同時提高效益。據南充市科技局提供的統計資料表明,在栽桑養蠶環節,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超過100種,良桑覆蓋率占全省的70%。
今年以來,該市力促轉變絲紡服裝業的生產方式,預計全年投入20億元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1―6月,全市絲紡服裝產業已規劃和申報27個重點技術技改和創新項目,計劃總投資10.2億元,全部完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37.1億元。
全市絲紡服裝行業每年都要開發200多支適銷對路的新產品。該市生產的高檔絲毛混紡提花綢、高檔防絨真絲綢、高檔重磅真絲綢等高端絲織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同時也打入了非洲、中東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
南充市已經繪就絲紡服裝產業 “十二五”發展藍圖,力爭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實現路徑依然是技改和創新:產業技改投入年均遞增30%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