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保護下 中國服企將何去何從
“當中國紡織服企因美國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經營風險而將目光投入其他新興市場時,卻很可能發現那些新興市場已經在采取一些貿易保護舉措了。”
何海清已經收到了好幾個行業重要會議通知,在不長的時間內,以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情緒日漸抬頭之際,身為浙江富潤控股集團副總經理、進出口業務主要負責人,同時也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出口預警專家,何海清將在9、10月頻繁出席這些會議,她估計,這些“匆忙”而至的會議將會著重探討美國新近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2009年9月初,由美國發起的新一輪“貿易摩擦”攪動了中國的各行各業,之前曾被國內專家斥為荒唐且難以實現的對進口中國輪胎的特保申請,最終還是“令人遺憾”并略帶意外地被奧巴馬政府批準通過。由此,作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從業人員,何海清也開始擔心由輪胎特保案而起的美國“貿易保護”將會延伸至中國紡織服裝產業。
美國“特保”持續
“我覺得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是有可能延伸至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考慮到我國輪胎行業已經有了這樣的先例,我估計這會進一步影響到紡織產業。”何海清擔心美國市場出現變化。而事實上,這種擔心也被美國傳來的最新信息所部分印證。
在何海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同時,美國紡織工會正式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主要針對中國紡織服裝業的421特保調查,這意味著,中國紡織業將不得不面臨不久前中國輪胎業所面臨的處境。也徹底擊毀了行業內部分從業人員對美國所剩不多的“公正期許”及“樂觀情緒”。
目前,有關美國421特保調查的具體信息,比如要求增稅多少,調查進程等,國內了解尚不多。不過,這并不妨礙更多的業界人士開始更新他們對美國市場未來變化的評估。
作為我國紡織服裝業極具影響力的一家上市公司,浙江富潤有相當一塊業務出口美國市場,比如其針織產品每年出口美國市場的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而毛紡類產品也在500萬美元左右。
現在,美國市場出現“變化”,也攪動了富潤的心緒。
“其實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們這邊有很多企業發展還可以,比如浙江諸暨很多襪廠就過得不錯,這是因為金融危機下,美國人對于價格昂貴的紡織品需求盡管減少了,但對于價格便宜的、由中國生產的中低檔產品需求依然旺盛,甚至有些類別產品的需求比以前還多。”何海清這么解釋富潤的困擾,“因此,可以說金融危機對我們產生影響,但中國企業依然有空間,現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開始貿易保護,那就真會對我們比如這些襪廠產生很大的影響。”
不過,何海清認為,中國紡織服裝業未來不太可能受到像美國對中國鋼鐵、輪胎行業那樣大力度的“保護制裁”,因為,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剛性需求還是存在的。{page_break}
期待中國政府強硬回擊
對于富潤而言,眼下,日趨“緊張”的中美貿易摩擦意味著企業貿易環境的惡化及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更大挑戰的出現。
由此,作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重要一員,富潤不得不主動,或被動地應對當前“艱難”的貿易形勢。
而在富潤看來,要阻止美國的“貿易保護情緒”向中國紡織服裝業延伸,無疑,中國政府的作用至關重大。
“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應該強硬一點。”何海清解釋說,“之前,美國國內就一直在呼吁要對我們采取貿易措施,這時,如果我們強硬地反對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讓美國有所顧忌,他們就有可能放棄。畢竟,美國也對一些行業進行補貼,比如農產品,我們強硬地采取一些措施,他們就會想,算了,反正特保之前也搞過了,從而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阻止在紡織業外。”
“如果老是擔心,采取措施美國還會怎么怎么樣,反而對我們不利。”何海清強調。
盡管在宏觀政策層面,富潤有著自己的見解,但政府層面的決策顯然是富潤難以涉及的。因此,對于未來的擔心,眼下,富潤更多從自身考慮來主動規避。
對此,富潤給出的答案之一是貿易多元,不過,在一系列力圖出口多元化的努力中,富潤卻不得不面臨各式各樣的艱難選擇,這些選擇往往會迅速地發生“變化”,而這,主要因為富潤正處在一個貿易保護主義橫行的全球經濟環境當中。
俄羅斯困局
“俄羅斯市場值得關注。”就在上周二富潤集團與旗下幾家分公司商討哪些新興市場值得拓展,并作優先選擇時,參與討論的分公司中有2家投票給了俄羅斯市場,其余的有幾家分公司則傾向于迪拜市場。
這似乎是富潤的一個重要選擇,在美國貿易主義傾向日趨明顯,力圖貿易多元的富潤一直在嘗試著“走出去”培育新興市場。現在,富潤的問題是,眼下要培育的新興市場中,是先去俄羅斯還是先去迪拜市場拓展、設分公司。
讓富潤感到困擾的是,這樣的選擇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的,當記者告訴何海清有關俄羅斯市場的最新動態(消息發布日與記者采訪何海清的日期為同一天)––他們可能對中國的服裝、鞋類產品實施禁入性關稅,并將此新聞抄送給何海清時,第一次聽到這樣消息的她立刻表現出對公司俄羅斯戰略的部分擔心。
一個小時過后,在何海清對新聞進行了部分確認后,她似乎有了新的決定,之前的搖擺也似乎堅定不少。
何海清告訴記者,俄羅斯市場從值得關注變成了繼續關注,這個意思是,“鑒于最新情況的出現,我們可能會先安排去迪拜考察。”{page_break}
很明顯,俄羅斯的最新“貿易表態”對富潤的決定產生了影響,它讓富潤從之前的搖擺變為更傾向迪拜,而這,前前后后僅用了不到一個小時時間。
之前,盡管俄羅斯整頓了“灰色清關”,表面上似乎不利于中國產品出口。但富潤方面認為,整頓后的俄羅斯市場反而更利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
“‘灰色清關’時期,俄羅斯市場很亂,其實不利于貿易發展。在俄羅斯政府進行整頓,與中國政府商討成立‘白色通關’后,我們認為,按正規渠道做,我們反而更有機會。”何海清表示,“現在,這樣的事情出來了(俄羅斯可能實施禁入性關稅),會極大影響到我們的選擇。”
深耕美國分公司
俄羅斯市場的變數體現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眼下糟糕的貿易環境。即想規避美國因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經營風險而將目光投入其他新興市場時,中國紡織服企卻可能發現那些新興市場已經在采取一些貿易保護舉措了。
由此,單一地將控制貿易風險寄希望于貿易的多元化被認為還是遠遠不夠的。
富潤也是這么認為,為此,在美國可能出臺新的貿易保護舉措及自身貿易多元化努力仍在繼續的背景下,富潤提出要直接去美國,經營好已經設立的美國分公司,開發尋找更適合美國市場產品的策略來規避貿易風險。
何海清認為,美國如果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姿態,富潤在美國的分公司將會帶來機會。不過,其以商業機密為由并未對這種機會進行過多的透露。
目前,富潤在美國擁有兩家分公司,一家位于紐約,一家位于新澤西。但富潤在美國沒有工廠,該公司也沒有計劃要在美國設廠。這意味著,如果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理論上,富潤仍處于被“保護”之外的,因為富潤的產品仍是從中國生產及進口。
但從現實操作角度來看,比如富潤美國分公司可以做轉口貿易等等,則可能部分起到規避美國保護主義盛行下的貿易風險。
“東方不亮西方亮,2003年我們就在美國設立分公司了,我想說我們的經驗是非常好的,我們認為既然分公司開在美國,機會肯定就會有的。”何海清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