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絲綢業低谷期 直面前低后高態勢
冰雹、雷陣雨、晴轉多云是南寧最近一段時間多變的天氣寫照,和它一樣變化莫測的還有每年的繭絲交易行情,去年大起大落的繭價漲跌仿佛還讓蠶農、商戶心存余悸,今年的春繭購售已上日程。
為了更好地把握行業運行趨勢,促進我國繭絲綢行業的穩定發展,5月13日,由中國絲綢協會主辦、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和廣西大宗繭絲交易市場承辦的2012年全國繭絲綢產銷形勢座談會在廣西南寧隆重召開。會議圍繞行情判斷、形勢分析、行業發展方向等主題共分上下兩場進行交流探討。通過研討分析,多位業內專家預測,2012年我國絲綢工業經濟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萬富,中國絲綢協會會長楊永元,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原廣東省絲紡集團董事長蔡高聲,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四川省絲綢協會會長陳祥平,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唐琳,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有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處長趙明霞,廣西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處長吳青,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廣西繭絲綢行業協會會長蘭樹思,廣西大宗繭絲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煒和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蠶業研究所副所長李龍等領導、企業代表和學術專家250人出席并參加了座談會。
穩中有升前低后高
楊永元就我國繭絲綢行業運行情況做了主題報告,報告回顧了2011年我國繭絲綢行業整體經濟運行情況呈現蠶繭產量小幅增長、工業生產基本平穩、絲綢商品出口低位盤整、絲綢進口貿易額增量減少和繭絲價格沖高回落等五大特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第一季度繭絲綢行業運行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絲綢主要產品產量呈小幅增長。今年1—3月,351家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生絲產量2.7萬噸(含柞蠶絲),同比增長13.64%;256家綢緞企業產量1.8億米,同比增長11.8%;75家蠶絲被企業產量980萬條,同比增長7.2%;36家絹絲企業產量3624噸,同比下降13.56%。
另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絲綢商品出口貿易全面下降:今年1—3月真絲商品出口金額7.59億美元,同比下降10.78%。絲類產品出口3886噸,同比下降5.01%,出口金額1.49億美元,同比下降14.21%,單價同比下降9.68%;真絲綢緞出口數量4626萬米,同比下降11.57%,金額2.35億美元,同比下降1.02%,單價增長18.02%;絲綢服裝出口2.69億美元,同比下降9.47%,數量4616萬件(套),同比增長9.57%。{page_break}
在分析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繭絲綢行業運行的最新數據情況后,楊永元指出今年我國絲綢商品第一季度開局形勢極不樂觀,出口數量和金額均出現全面下降的態勢;預計2012年全國絲綢工業生產基本持平,外貿出口穩中有升,但增長幅度不大,絲綢工業經濟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
“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我認為今年的繭絲價格會穩定在1600—1800元/擔,全國蠶繭產量可能會有小幅增長,但生絲產量增幅有限,供求基本平衡。預計今年上半年生絲價格走勢相對平穩,下半年可能好于上半年。”楊永元這樣表示。
判準形勢加強防范
在分析2012年我國繭絲綢行業可能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時,楊永元強調主要有六點:一是世界經濟形勢更趨復雜,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二是國際貿易競爭加劇,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三是人民幣匯率升值趨緩,但仍有反復;四是各種要素成本進入集中上升期,企業生產和經營壓力依然較大;五是企業融資難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流動資金緊張仍是企業經營最大困難;六是原料生產增長有限,價格波動增加行業運營風險。
為應對繭絲價格波動對企業帶來的運行風險,楊永元建議行業應強化蠶繭生產和收購管理,夯實蠶桑生產基礎,積極推行“繅絲企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并認為這種模式將成為今后蠶繭生產的重點發展方向。通過企業投資建立蠶繭生產基地,與蠶農簽訂長期購銷合同,提供養蠶技術支持,并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以及“二次返利”等方式鼓勵蠶農生產,在保障企業原料收購的同時,實現企業與蠶農的雙贏。其次,應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避免繭絲價格大起大落。最后應加大廠絲儲備力度,維護行業穩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