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裝企業群雄紛爭 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紛紛搶灘登陸
從2002年入世開始,服裝行業在整個大產業中的表現十分突出,從國際環境看,加入WTO,中國服裝企業面臨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從國內環境看,中國服裝市場格局迅速進入全面整合期,國內服裝企業群雄紛爭、國際知名服裝企業和品牌紛紛搶灘登陸,競爭日趨激烈。
十年間,在國家經濟發展整體上升的時期,服裝業也有著日新月異的面貌。但同時,我國服裝結構水平不高,服裝產業的結構質量也比較低,面料、輔料設計生產環節依然比較薄弱,這給未來服裝產業發展提出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在技術層面上,服裝標準化工作和服裝基礎科技研究是服裝行業發展的基礎和依托,對行業規范化管理和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人體測量、號型、服裝CAD應用等服裝標準化重點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產業升級逐步進行。
為了緩解勞動力資源問題,新一輪技術改造設備更新之風在服裝行業悄然興起??萍钾暙I的作用在本輪產業升級中彰顯出來。成熟的中國服裝企業在技術改造中扮演的不僅是買家的角色,還是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對工序和工藝進行優化配置的設計者,往往是企業對設備或軟件制造商提出要求進行定制采購。這給服裝產業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進步,還帶動了整個產業的升級。
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電子商務在服裝行業中成為近十年最大的亮點。服裝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始于2007年,這以后的多年間很多企業,醞釀著轉型、實現著轉折。PPG網絡營銷的成功讓企業開始思索長期穩定的贏利模式和永續成長的秘訣,雖然隨后PPG轟然倒下,但電子商務的種子卻在服裝行業中生根發芽。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服裝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期,在談到過去十年服裝行業的發展時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說:“中國服裝行業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中,得到非??斓陌l展。30多年來服裝行業發展一路順利,大前提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化兩大背景,我們從80年代開始,承接全球的產業轉移,參與經濟分工,依靠的是我們的成本優勢和人力優勢。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尤其是在人均GDP達3000美元以后,內需的驅動,整體消費的發展,都促進了服裝產業的高速發展。很多企業家說,過去的10年20年,要想把服裝做不好,都不太容易。”
在預測未來服裝行業的發展時,我們認識到,數量增長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我國服裝市場升級對產品供給數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數企業已經從產品營銷,即從生產出大量庫存在批發市場中等待銷售的模式,轉向商品營銷,即按照市場需求和訂單需求具有較強計劃性地安排生產和銷售,個別企業已經走向文化營銷,即強調產品的形象、品位、口碑和附加值,而數量要求反而下降。服裝行業20世紀90年代中末期到21世紀初期呈現的“大爆發”的時代已經結束,服裝行業進入平穩期。
在新的發展時期,渠道網絡的擴張、物流體系的完善、品牌推廣的策略等方面都將有推陳出新的舉措。在市場價格相對穩定而供貨成本不斷攀升的矛盾下、在市場供給相對飽和與有效供給相對不足的矛盾下,價值創新成為服裝品牌生命力的一大支柱。
服裝企業間競爭從單打獨斗到合作共贏,在積累了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后,企業意識到依靠自身力量和通過某些不穩定紐帶維系的合作都不能維持企業的持久健康發展,唯有實質性的整合,才能將產業資源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合作成為服裝行業的主旋律。服裝產業已經從產品經濟轉入豐富而分專業的、以專業運作和復合運營為特征的內容產業時代。服裝業的現代運營模式的發展將是今后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未來中國的服裝行業發展趨勢依舊呈現上升態勢,因為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具有十分完整的產業鏈,并且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和化纖生產國,原料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眾多發達的產業集群地,為行業內的專業分工、節約成本、提高上下游配套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但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我國服裝行業總體形勢是產業面臨著結構調整和升級,如何以創意為核心,以提高產品價值的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為目標,建設以質量為基礎、以創新為靈魂、以快速反映為活力、以社會責任為實現過程的“四位一體”的有良好品牌生態的優勢服裝品牌將是未來服裝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談到未來服裝產業的發展時,陳大鵬指出:“對于市場,‘幸福’是比較出來的。盡管我們現在這個市場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30%,20%的增長率,但是至少還有10%的增長率,相比較歐洲的負增長我們情況要好很多,我們的服裝產業仍處于平穩發展時期。
我們的市場需求在改變,企業要適應這種改變,滿足新的期待,新的需求。所以,整個的產業的確到了應該調整,必須改變和調整的時候,服裝產業形態和發展方式必須轉變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這不是一個概念,而實踐中必須要做的。服裝產業不再是數量的、規模的發展,而轉變為價值驅動、內涵式的發展。不再是做大,而是要做強。從而去提升我們的創新力和創造力?!?/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