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實現從“賣產品”到“賣創意”的漸變
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報社主辦,紹興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12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紹興縣柯橋落下帷幕。共有30位設計師攜160余套創意作品進行終極比拼,年輕的設計新秀,巧妙地將時代氣息與民族風情融為一體,更加注重時尚風格與商業開發價值的融合。通過賽事,服裝設計師們進一步領略了擁有4萬種面料的中國輕紡城的風采,也通過賽事期間舉辦的對接會,讓設計師們在柯橋采購到更多品質優良、設計優秀的面料產品。
2009年首屆舉辦的賽事一經亮相就成為了2009中國國際時裝周以及2009柯橋紡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紹興紡織企業零距離的接觸,讓創意的萌芽在柯橋的紡織產業上破土而出。歷經4屆賽事的不斷推廣、提升,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無論在影響力、參與度還是參賽選手的水平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如今大賽羽翼日益豐滿堅實,同時緊跟行業形勢的轉變,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
據主辦方介紹,今年賽事的征稿環節呈現以下的特色:首先是隨著賽事推廣力度的加大以及口碑營銷的傳播,本屆參賽稿件數量的比去年增長了260余份,達到1650份。其次,國內選手的層次不斷提升,不僅吸引了國內30余所專業院校本科高年級學生的參與,還吸引了眾多碩士研究生以及專業教師的紛紛投稿;同時,國內眾多知名設計師工作室紛紛推出新銳設計師代表參賽,漢帛、舒朗、卡爾丹頓、特步等多個國內知名服飾品牌的設計師也踴躍參賽一試身手。在國際、港澳臺選手的參與度方面,不僅有亞洲時尚聯盟國的選手積極參與,也有旅美、旅法、旅英的設計師跨洋參賽,還有歐美地區的新銳設計師拋出橄欖枝,表現出對于賽事濃厚的興趣。并且自大賽創辦以來,組委會就開始利用網絡、微博等宣傳平臺進行賽事和選手的推廣宣傳,在本屆大賽的賽事官網和合作論壇上,網友的點擊率、選手投票量再攀新高。
“這項大賽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在職時裝設計師參與度較高。即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藝術院校學生,普遍也是高年級、畢業班的學生。能夠進入這個舞臺,感受高手對決的壓力與緊張,對于我來說,參與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提升。”一位參賽者由衷地感嘆道。
在2012年,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疲軟讓本土紡織服裝行業面臨了空前的壓力,局勢之變會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市場需求的波動,而產業要提升、品牌要發展,一定離不開創意與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渠道模式的創新。“創意創造價值”已不是一句空話,會為擁有自主設計研發能力的紡織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為此,時刻關注產業的大賽主辦方將本屆賽事的主題定為“重構與共生”,希望參賽的時裝設計師在產業與商業發展的背景之下,在作品創作中進行破題。
為將本次大賽打造成為一個時尚創意與商業價值完美結合的賽事,大賽組委會特別為參賽選手設立了時裝畫初選、總決賽設計成品走秀、時裝設計師與紹興柯橋面料企業對接、獲獎作品在中國輕紡城展示中心長期展示等眾多環節。
{page_break}
作為本次大賽的承辦方,紹興縣是全國商貿市場大縣之一,紡織是紹興引以為豪的產業,而作為縣內經濟發展引擎的柯橋中國輕紡城更是聞名海內外。近年來,中國輕紡城圍繞紹興縣委、縣政府“突出轉型升級、致力科學發展”工作主題,通過改造升級,有形市場不斷擴容,一直“領跑”國內同類專業市場,成為全球紡織產品最齊全、交易最活躍和信息最集聚的專業批發市場。但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傳統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關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輕紡城提升發展成為紹興縣“十二五”期間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近年來,紹興縣的各項經濟收入中,多了一個嶄新的字眼——“創意營業額”:柯橋創意產業基地正在積極打造“紡織面料創意中心”和“紡織服裝創意中心”,在被外界稱作“柯橋創意元年”的2011年,僅該基地內100余家企業創意產值就達到6100萬元,同比增長82%。“布城”柯橋,正在實現從“賣產品”到“賣創意”的漸變。
本屆賽事決賽將在2012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期間舉行。該展會是經國務院批準,國家商務部重點支持的紡織品專業展會。經過12年的積累,如今的紡博會已發展成為國內頂級紡織品專業展會之一。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賽事要發展,需要不斷地自我顛覆和創新;產業要發展,需要不斷地資源整合和梳理;展會要發展,需要不斷地元素引進和組合。相信在2012年,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秋季)將在協會、媒體、政府、企業等多方合力下,為本土紡織產業挖掘更多的創意人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