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廠游說政府降低國內棉花價格 擴大進口
中國紡織廠游說政府,要求擴大棉花進口,因為他們很難在國內找到高等級的棉花,如果得到政府批準,此舉將提振主要出口國家的價格,如美國和澳大利亞。
但世界最大棉花進口國的貿易商們都持懷疑態度,不知道北京是否同意增加進口配額,同時,根據積極的儲備計劃收儲的國產棉花儲備量依然龐大。
中國嚴格控制棉花進口,以支持國內種植者,這讓一些紡織企業難以采購到他們為全球服裝品牌生產面料所需要的優質棉花,而國產優質棉數量有限。
增加進口配額將提振國際棉花價格,ICE 12月棉花合約上個季度下跌4%,是一年中表現最弱的一個季度,原因是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紡織廠也希望政府把國家儲備棉的價格從現在的21,000元降至大約18,000元(2900美元)噸。中國的價格通常較國際市場價格高出40%,迫使許多紡織廠損失慘重。
國紡織服裝協會副會長楊世濱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已經持續了太長時間?!彼傅氖窍拗七M口和國內價格較高的問題。
他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希望大家使用更多棉花和更多國產棉花。這樣會刺激棉花消耗量。中國的棉花儲備計劃受到國際市場的密切監視,目前中國的儲備量大約是世界庫存的一半。
今年早些時候,北京承諾給紡織廠頒發新的進口配額,允許他們每買3噸國家儲備棉,可以進口1噸海外棉花。
但是,由于來自亞洲紡織廠的激烈競爭,國家儲備棉品質差,以及某些等級的棉花匱乏,中國紡織廠希望將比例變成2比1。楊說,中國的棉花儲備質量不一致,含雜散人造纖維,以及雞鴨羽毛。
他補充說,協會在6月中旬向中國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交一份建議。但是,貿易商們懷疑政府是否增加配額。
方正商品交易商馬軍說:“他們有這么多的庫存,為什么允許擴大進口?”
另一位貿易商說,目前不清楚什么時候可以使用增加的配額,美國新棉最早要等到10月下旬才能使用,而大部分澳大利亞棉花已經簽約。
北京曾經表示,將在7月下旬結束其儲備棉銷售活動,但是,貿易商們相信,北京可能將銷售活動延續到8月和9月,因為北京必須在10月新棉采摘之前,甩掉老的庫存。
自今年1月以來,中國提供的銷售數量為955萬噸,截至7月3日,只有28%,或者265萬噸賣出,棉花價格高和質量差讓紡織廠不愿參與拍賣活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