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直補讓新疆棉價格更具市場競爭力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棉花直補提升國產棉競爭力(圖)。
棉花目標價格試點讓“暗補”變“明補”的同時,也讓新疆棉價格更具市場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
近期,各大港口保稅棉花迎來“好時光”。據張家港、青島港等地貿易商介紹,近期印度棉供需兩旺,價格保持在16000元~16500元/噸,質量特別好的價格16700元/噸,出庫與入庫均保持較高水平,而美棉已嚴重缺貨。一時間,外棉升溫給貿易商、經銷商減輕不少壓力。
業內人士分析,外棉“升溫”僅是“回光返照”,未來中國市場外棉份額將會大幅下降。
從當前國內紡企、棉企預計新棉上市價格14000元~15000元/噸來看,內外棉已同向“并軌”。
9月17日公布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19800元/噸,而并沒有限定限額“差價補貼”。
多位不愿意具名的棉紡、紡企負責人說,這種不限額的“差價補貼”,新疆棉原則上存在“無限下跌”的可能,直至競爭力超過外棉,因此,外棉競爭優勢會大打折扣。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4年8月,我國進口棉花20.45萬噸,環比減少7.58萬噸,減幅27.03%;同比減少7.14萬噸,減幅25.9%;2014年1月~8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87.82萬噸,同比減少114.60萬噸,減幅37.9%。
此外,目標價格執行后,軋花廠生產、加工的棉花直接面向用棉企業。一位市場人士說,當新疆棉再次從美棉、澳棉手中搶回市場份額,基本實現“國企用國棉”的目標之后,國家調控目的將完成。
根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顯示,預計今年棉花產量在600萬噸左右,比上年減少100萬噸,減幅為14.2%。棉花產量下降與國家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有一定的關系。
“新疆棉花產量同比持平。”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新江說,新疆棉區受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預期影響,預計棉花產量與上年度450萬噸持平。國家確定新疆新棉花年度目標價格為19800元/噸,僅比去年國家臨時收儲價格下降了600元/噸,保障了新疆棉花生產的穩定發展。
紡企用疆棉每噸補貼800元
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帶來益處多
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正式啟動,對紡織企業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昨日,記者從自治區經信委了解到,在國內外棉花差價較大情況下,為鼓勵使用新疆棉花(含新疆產粘膠纖維,下同),對疆內棉紡企業使用新疆棉按實際數量給予每噸800元補貼。
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說,正因為看到紡織企業的困境,國家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新疆棉、棉紗、棉布均有補貼。
目前,全國很多棉紡企業仍虧損,紡織企業的主要困難是棉花價差導致。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國家臨時收儲的棉花是20400元/噸,賣到市場上是19000多元1噸,而同樣等級的棉花從國外進口才14000元/噸左右,使得紡織企業難以用得起國產棉。價格試點后,國產棉價格下降,市場競爭、供應充足,必然利好紡企。
梁勇說,除了使用棉花補貼,新疆將增加出疆運費補貼,對疆內企業生產服裝、家紡等深加工產品給予產品銷售額的出疆運費補貼,其中,北疆企業的出疆運費補貼是2%,南疆企業3%。
業內人士坦言,今年8月31日停止拋儲,且內地棉補貼較少,產量大減,新疆是唯一可供產地,隨著新疆各項利好政策效應發揮,必將進一步吸引外地企業布局新疆。
目前,新疆棉產量占全國產量60%,占全世界產量六分之一。
新聞資料
新疆紡織工業投資前7月增長近4成
前7月,新疆紡織工業累計完成投資32.9億元,同比增長38%。
9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紡織行辦了解到,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今年以來,援疆省市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先后安排多個紡織項目落地,今年前7個月累計完成投資32.9億元,同比增長38%。
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產業援疆恰逢其時。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是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起來的一家紡織服裝企業。北京市經信委牽線搭橋,今年3月,北京五木服裝有限責任公司與霸麗穆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五木將為霸麗穆公司培養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并將提供品牌建設、市場開拓與推廣等一系列支持。
此外,上海紡織集團將第一棉紡織廠3萬紡錠設備運往石河子市,設立了石河子新申紡織有限公司。
今年以來,各援疆省市特別是浙江、山東、廣東、江蘇、河南、安徽等紡織服裝產業大省,先后安排70多個項目支持新疆紡織產業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完成后,市場能自我調劑棉花供應,必將進一步帶動紡織企業發展。
新疆率先試點
融資租賃購置采棉機
進入棉花采摘季,沙灣縣鑫業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朱清江今年不再四處找拾花工,而是領回了5臺采棉機。
這是新疆在全國率先開展融資租賃購置采棉機項目試點工作。記者從自治區農業廳了解到,2014年農業部采取創新項目資金管理方式,用貼息形式補貼農民購置大型農業機械試點工作,將新疆和廣西納入首批試點省份,其中安排新疆試點項目資金600萬元。自治區農業廳根據新疆各縣市情況,最終確定由沙灣縣承擔2014年農業部融資租賃購置采棉機試點項目。
沙灣縣農機推廣站副站長盧耀友說,受到近年出現的拾花工“用工荒”和人工拾花成本上漲的“雙難”夾擊,現在越來越多的棉農選擇種植機采棉。目前,市場上1臺進口采棉機價格在320萬元左右,絕大多數農民無力購買。這5臺采棉機不但能享受政府貼息貸款,還能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給合作社省下了不少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