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產業集聚:培育制鞋等主導產業
9月22日,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市長程志明率領由南陽市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行70余人組成的南陽市黨政考察團蒞商,深入到民權縣、睢縣,就商丘市產業集群發展情況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商丘市委書記陶明倫,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公樂陪同考察,市領導吳祖明、江文玉一同參觀。
民權縣圍繞培育主導特色產業,制冷產業呈現出了集群發展之勢。目前,該縣產業集聚區已建成制冷整機裝備企業30余家、制冷配件生產企業50余家,冰箱冷柜、冷藏保溫車年產能分別達1200萬臺、1.5萬輛。南陽市黨政考察團一行來到民權縣產業集聚區,實地參觀了萬寶集團民權電器工業園、澳柯瑪電器工業園、香雪海集團家電科技有限公司、阿詩丹頓電氣工業園、松川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等。民權縣圍繞制冷產業,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培育龍頭企業帶動、拉長產業鏈條、實現集群發展的做法,給考察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幾年,睢縣產業集聚區著力培育制鞋、電子信息兩大特色主導產業,搶抓產業轉移機遇,先后落地安踏、華瑩、豪烽國際等制鞋及鞋材企業31家和富士康科技集團(睢縣)產業園等十多家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南陽市黨政考察團一行實地到富士康睢縣產業園、安踏集團嘉鴻鞋業、騰飛制鞋產業園、華瑩鞋業、豪烽國際鞋業等企業參觀考察。考察團成員認為,睢縣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大力開展招商、形成產業集群的雁陣效應的做法,值得南陽市學習。
在隨后召開的加強兩地學習交流發展經驗座談會上,南陽市黨政考察團圍繞商丘市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實現集群發展,與商丘市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陶明倫對南陽市黨政考察團蒞臨商丘參觀考察表示歡迎。他說,南陽和商丘都處在前沿陣地,兩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雙方發展聯系緊密,產業互補性很強。近幾年,南陽市搶抓了中原經濟區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市機遇,發展速度很快,勢頭很猛,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南陽市有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商丘學習借鑒。商丘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工業基礎薄弱。最近幾年,我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抓住產業轉移的黃金機遇期,尤其在培育主導產業、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我們抓住了四個節點:一是市委市政府對產業集聚區逐個現場辦公,集中解決“三規合一”的問題;二是突出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引導產業集聚區實現集群集聚發展;三是抓住產業集聚區規劃修編的機遇,調整優化并擴大了產業集聚區面積,拓展了發展空間;四是建立了政策引導和配合聯動機制,突出龍頭帶動,突出招大引強,突出要素保障。目前,我們按照“堅定總坐標、堅持總思路、完善總方略”的要求,以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為統攬、以三區發展促突破、以四項重點帶全局、以五大建設作保障,著力培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持續走好傳統農區跨越發展、科學發展之路。陶明倫說,這次南陽市黨政考察團蒞臨商丘考察指導、傳經送寶,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我們將虛心向南陽市學習求教,進一步加強合作,增進交流,共謀發展,為中原更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穆為民說,這次比前兩次來商丘參觀學習感觸更深,最直接的就是商丘市產業發展突出了幾個關鍵詞:承接產業轉移、培育主導產業、實現產城互動、培育新的增長點。所見所聞,我們感受到商丘市發揮后發優勢,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跨越發展的路子。他說,商丘市的一些縣幾乎沒有任何資源,沒有任何工業基礎,基礎設施又很薄弱,尤其是這幾年,商丘市抓住了產業轉移難得的機遇,打響了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品牌,經過三四年的努力,圍繞主導產業開展招商,一個項目又一個項目落地,且每個縣都有1至2個特色主導產業,目前商丘已形成了“軟、硬、冷、熱、苦、甜”特色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我們認為,商丘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取得的經驗,得益于商丘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實施“東張西望”發展戰略和“拿來+捷徑”的發展路徑,始終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創新開放、務實重干;得益于商丘市的各級領導干部不甘落后、不甘受窮,“一言九鼎、實干興商”的精神狀態,全市上下發奮努力、奮力趕超,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做到了“無中生有”,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跨越發展。穆為民說,無論是從產業發展理念上看,還是從產業發展效果上看,商丘市的經驗和做法都值得學習借鑒。南陽市黨政考察團一定要把商丘的好做法、好經驗帶回去,認真研究好、借鑒好、運用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