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的“互聯網+”
2015年3月17日,A股上市公司杭州宋城演藝晚間發布重組預案,收購六間房100%股權。宋城演藝號稱中國演藝第一股,宣稱擁有位于杭州、三亞、九寨等地的十大旅游區,以及三十大主題公園、五十大演藝秀等文化項目。而六間房,則是國內第一撥互聯網視頻網站之一,逐漸發展為互聯網演藝平臺網站,主打草根明星的在線演藝平臺,并且實時直播,融入“社交”的概念。一個是傳統文化演藝公司的宋城演藝,一個是新興互聯網在線演藝平臺的六間房。宋城演藝通過并購六間房,實現了演藝業務從傳統線下向互聯網化在線演出與社交的轉型,成為了又一起傳統企業并購轉型的案例。
就在宋城演藝的公告發布之前,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響應了馬化騰提出的建議,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按照全國人大代表、騰訊CEO 馬化騰的議案,“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簡單地說就是“互聯網+XX傳統行業=互聯網XX行業”。
事實上,“互聯網+”的序幕早已拉起。比如,阿里巴巴把互聯網加上了傳統集市就有了淘寶,在加個傳統商場就有了天貓,把互聯網加上支付就有了支付寶乃至現在的螞蟻金融,世紀佳緣則是互聯網加上了婚介所,滴滴和快的是互聯網加上了交通運輸。但是,“互聯網+”,不應當只是互聯網企業來加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來操盤,在互聯網越來越“重”的時候,更是傳統企業的機會。
傳統企業并不是沒認識到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性、緊迫性。但是,傳統企業在轉型方面,行動緩慢、執行力不足、思維方式受限,與之對應的是互聯網企業向線下更為迅捷的擴展。自從O2O模式提出以后,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幾乎是爭先恐后地開始布局,各種創業企業也如雨后春筍。傳統企業如果不加快轉型,很可能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被淘汰。傳統企業如何才能重刷自己的系統、快速實現轉型呢? 通過收購或并購某個互聯網企業,用資本換發展時間、換人才結構、換思維方式的重構,或許可以作為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的浴火重生之路。
互聯網企業的經驗包括企業在技術、市場、專利、產品、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特長,傳統企業重新學習的效果往往并不明顯。這種貌似無法復制的經驗,傳統企業通過并購可以獲得。通過并購可以減少傳統企業為積累經驗所付出的學習成本,節約傳統企業試錯的時間與資金成本。
根據目前對傳統企業互聯網并購案例的考察,傳統企業互聯網并購大多包括如下三個方面:(1)改善銷售渠道,比如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和O2O方面的努力,大多是為了使自己的銷售渠道往線上轉移。(2)產業協同,傳統企業通過并購引入互聯網技術與思維,革新自己的產業流程。(3)跨界并購,也有傳統企業對其原行業不再感冒,意圖通過進入新的互聯網行業獲得新生。當然,目前很多傳統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的互聯網化并購,可能僅是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給資本市場“講故事”。但是上述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符合邏輯的,否則又如何能說服投資者。當然,合乎邏輯的故事還需要更強大的執行力,這是后話,本文暫不展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