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大幅增倉的背后
在期現貨市場棉價處于相對低位之時,出現一定的反彈實屬正常。但由于龐大的庫存和市場消費低迷,后市棉價上方壓力仍大,做多還需謹慎。
市場大幅增倉背后實際上是兩種力量的對壘。空方的依據仍然值得重視。
一是高庫存重壓棉價。國庫1000萬噸的庫存除非可以永久地累積下去,而這種可能并非較大。國儲吹風,意在拋儲,目前不拋,只是等待時機而已。橫亙棉價頭上的大山終將卸掉。
二是消費低迷不利棉價。根據市場調研,近來國內中大紡企經營形勢略有好轉,但普梳中低支純棉紡企業利潤幾無。究其原因,高價棉花正在經歷被化纖、黏膠替代的慘痛。
三是拋儲終將推出。為了去庫存,政府減少了本年度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僅限89.4萬噸的關稅內配額供應。按當前市場剩余本年度棉花資源量匡算,在進口資源被擋之后,未來國內棉花供應將基本維持緊平衡,這就為拋儲創造了條件。儲備就是為了保障供應。
四是紡企競爭力需要低價棉支持。從調研企業的期望程度來看,為了保持我國紡織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國內棉價必須保持與國際棉價的正常比價(1000—2000元/噸),也就是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正常接軌。目前國內3128B級棉價與FCINDEXM1%關稅下價差1828元/噸,處于可承受范圍。而滑準稅下和40%全關稅下內外價差雖然為負,但由于下游需求低迷而失去操作意義。因此,本質上,國儲收儲導致的內棉價高已經形成對國內紡企競爭力的傷害。
相關鏈接:
據了解,4月中旬鄭期期貨各合約止跌反彈;對5-9月因高等級棉花現貨短缺預期的增強;再加上下游棉紗、棉布銷售全面啟動,C40s及以上高配、精梳棉紗供貨緊張等等利好的推動,近一周來詢價、看貨、采購的內地棉紡織廠、棉花經營商較3月明顯增多,一些大中型進口公司、外商也積極入市,皮棉現貨成交逐漸活躍。
一些中小紡企表示,因目前港口可選擇的已清關高等級美棉、巴西棉數量不多,5月上旬發行、商業銀行貸款預計能到位,在棉花等原料庫存低于2012-2014年的情況下,補庫對象將是高品級新疆手采棉。
阿克蘇、巴州庫爾勒等地的棉花加工企業也反映,4月底一些內地棉紡織廠簽購銷合同的意愿有較大回升,但因資金流緊張,大多希望合同執行期延長到20天或1個月,以保證貸款到位、貨款回收后及時支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