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企協九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召開
圖為會議現場
7月5日,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簡稱“中紡企協”)九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江蘇常州召開。會議以“科技創新 結構調整”為主題,圍繞當前經濟形勢,就如何弘揚企業家創新精神和企業的工匠精神,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簡稱“中紡聯”)副會長高勇,中紡聯副會長、中紡企協會長夏令敏,江蘇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謝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勇,重慶市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馬明媛,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騰惠珍等地方相關部門領導;中紡企協特邀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上海紡織集團公司總裁朱勇,中紡企協執行副會長楊峻,駐會副會長邢冠蕾,副會長王進軍、徐國營,副會長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安徽華茂集團原董事長詹靈芝、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斌、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清島、石獅祥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邱祥坤、天虹集團董事局主席洪天祝等專業協會相關領導、業內外專家,中紡企協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以及媒體代表等150余人參會。
上午,來自業內外的專家、領導分別圍繞行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等做了主題發言。會議由中紡企協秘書長謝方明主持。
中紡聯副會長高勇在致辭中提出,中紡企協的重要職能是將紡織企業家聚集在一起,是行業重點企業、大型企業、骨干企業溝通交流的平臺,要辦成紡織企業家沙龍。加強企業家之間的相互溝通是中紡企協的重要職責。近年來,紡織業運行壓力較大。今年下半年,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紡織工業科技發展綱要和各分行業的“十三五”規劃將陸續發布,行業企業要以建設紡織強國為目標,不懈努力,自強創新。
江蘇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謝明在發言中剖析了勞模精神的深刻內涵——首先要不斷創新,其次是工匠精神,對工作精益求精。她鼓勵企業家們,在當前形勢下更要繼承和發揚勞模精神。就江蘇紡織而言,要打造新優勢就要提高效率,具體而言就是不斷提高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強化人才優勢。
作為極具工匠精神的企業之一,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把創新當做企業的靈魂。董事長崔桂生說,同和人把創新作為企業的基因和核心競爭力。他從戰略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六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同和紡機的管理模式。
會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有關專家就“21世紀國家戰略下的發展新定位”做重要報告。報告高屋建瓴,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深度分析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脈絡,各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和發展目標,并通過諸多案例為企業家們提供了管理和發展的思路。
會上,中紡企協執行副會長楊峻做了九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工作報告。報告中談到,今年以來,中紡企協在行業調查研究、了解企業需求,創新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加強協會核心工作、提升企業和企業家話語權;做好協會日常工作,打造新時期行業組織發展優勢等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下半年,中紡企協將在管理與科技結合,加速企業智能制造轉換步伐,打造行業重要創新驅動力;管理與品牌建設結合,抓好企業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尋求新發展模式;關注企業經營成本,更好地運用金融資本為產業服務三個方面進行探索,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召開“中國紡織企業家年會”;舉辦豐富多樣的中紡企協35周年紀念活動;加強對會員企業的調研、宣傳工作,拓展協會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開展多形式對接活動,延伸服務空間;推進產業投融資工作的開展;進行產業集群、產業轉移試點園區的復評工作。
中紡企協駐會副會長邢冠蕾做了協會有關人事變動的情況說明,由于副會長單位業務模塊變更,紅豆集團由周鳴江變更為周海江,安徽華茂集團由詹靈芝變更為倪俊龍;由于工作變動,更具本人申請和工作需要,詹靈芝由副會長調整為特邀副會長,山東省服裝協會會長劉建國同時新增為特邀副會長。會議增補常務理事5人,分別是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桂生,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敏其,江陰市恒亮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亮,佛山云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康靈,中紡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呂昊達。增補理事5人:昆山瑞峰運動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彭蓉,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建庫,北京眾興文興紡織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宗培,嵊州可爾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熊。以上變更將在今年年底召開的理事會通過后正式生效。
為了更好地為紡織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中紡企協擬成立產業投融資工作委員會。中紡企協副會長王進軍對這一情況進行了說明。產業投融資工作委員會擬由紡織行業管理咨詢、生產制造、科研教育及證券投資、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技術骨干組成,致力于讓金融資本更好地為產業和服務。
圍繞企業經營成本管理和產業投融資等情況,中紡企協特邀副會長詹靈芝做了題為“降成本、抓資本,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報告。針對企業降成本,她提出了加減乘除法,加法就是技術進步、提高效率;減法就是降低單耗、開足產能;乘法就是加快周轉,減少庫存;除法就是質量倍數效應,努力塑造品牌及提升售后服務。
{page_break}下午,與會嘉賓圍繞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品牌運作和國際化等話題展開熱烈交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梁勇以“新疆紡織服裝業發展與展望”為題,深入介紹了新疆發展紡織服裝業的諸多優勢,以及近年來在承接內地產業轉移方面的成效。他說,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超過改革開發后35年的總和,現在新疆承接內地產業轉移成效明顯,產業集聚效應開始顯現,就業情況較好,企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圍繞資本與品牌運作,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作了專題發言。如意以國際化、品牌化為引領,整合全球資源,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如意集團擁有13個國內工業園和13個國外企業,形成了毛紡服裝產業鏈、棉紡印染產業鏈,向科技化、高端化如意闊步前進,在意大利、英國、日本和韓國四大時尚中心建立了創意設計中心和時尚研發中心。同時,構建了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紡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山東省院士工作站等,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德州恒豐集團理事長蘇建軍從十大看點出發,介紹了恒豐集團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情況。一是從你來投資我管理向我來投資你管理轉變;二是把小錢集中起來做大事,集中力量攻克難題;三是市場決定投資方向,現實決定做什么;四是合作共贏才能做成事,科技領先才能做大事;五是管理無小事,再小的事都要有人管;六是機會永遠留給已經準備好的人,沒有戰略定位將永遠被動;七是人才的培養決定你的選擇和未來;八是讓企業的高層和優秀管理者成為股東;九是企業文化建設是靈魂,是無窮的力量;十是專業人做專業事,堅持做好紡織人。
旭榮集團行政副總張國成就“旭榮集團國際化發展之路”做了專題報告,介紹了旭榮集團“走出去”和國際布局的成功經驗。旭榮集團通過創新研發促進營銷模式華麗轉型,將接單式銷售轉為菜單式營銷模式,建立和推行多軌職系人才發展架構,由單一工種向專業技術職能、多能工轉變。在國際化布局方面,受TPP等影響,旭榮在大陸地區的接單量縮水,公司迅速在越南建設了生產基地,并再度贏得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大量訂單,實現了訂單量的新高。
青島紅領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金柱講解了企業“C2M生態的運行模式”,為與會嘉賓展示了獨特的智能化解決方案。C2M商業生態的特點是去中間商、代理商和渠道商,去庫存、應收、積壓和沉淀,去中心化、領導化和經驗化,C和M直接交互、交換和交易,實現了誠信經營、高性價比、高品質服務和全新工業文明,同時擁有生產裝備的自動化和數據流動自動化。
在自由交流環節,上海紡織(集團)公司總裁朱勇、天虹集團董事局主席洪天祝、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清島、無錫第一棉紡廠廠長周曄珺、青島紡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勇等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的發展情況。“紡織業大有可為”是這些企業家們在生產經營中獲得的共識,重要的是要苦練內功,打造核心競爭力。
夏令敏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此次會議聚焦行業轉型升級,就行業企業品牌化、智能化、國際化等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面對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問題,行業企業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包括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誠實守信的合作共贏精神;大力推進技術進步,早日實現紡織強國夢;堅定推進品牌提升和品牌化,既不能為已有的成績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也不要因為與優秀品牌之間的差距妄自菲薄;管理提升仍有較大空間,通過管理形成企業文化,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夏令敏說,中紡企協應利用好資源為廣大會員服務,今后要進一步推進管理創新;服務于產業的結構調整,做好企業金融投資引導服務工作,引導產業集群和試點園區健康發展;做好對中小企業的培育,細化、深化服務,讓大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進一步發展壯大,也讓中小企業發展起來,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會后,與會嘉賓和代表一起參觀了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紛紛為企業生產的先進設備配套裝置贊嘆不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