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資源供不應求貿易商拿貨不手軟
與2015年儲備棉投放累計成交6.3萬噸和微乎其微的成交率相比,本次成交“火爆”的主要原因除了投放規則更加“接地氣”之外,更重要的是當前市場存在較大的用棉缺口,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市場。當前,國內棉花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棉價持續小幅上漲,但這種變化并非完全由市場作用所形成,更多的是被一些人為制定的規則影響著。其中,儲備棉投放量和購買方資格成為被關注的兩大焦點。
目前,儲備棉單日投放量基本在2萬噸~3萬噸之間,與之前公布的規定和紡織企業的真正需求存在差距。從購買情況看,貿易商成交量與紡織用棉企業購買量不相上下,形成競爭,相比資金實力雄厚的各路“土豪”貿易商,紡織實體企業卻捉襟見肘,既要面對生產原料、運營管理、稅賦等費用,還要疲于應對貸款利息支出。從實際情況看,貿易商大量采購再分批銷售,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但客觀上卻形成了與紡企爭搶資源、推動價格上漲以及獲取更多利潤空間的局面,也給原本就不足的投放量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此外,根據調研了解,有貿易商早已于儲備棉投放前就開始在國內市場采購囤貨,坐等獲益。
對此,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履行承諾,保證單日投放量不少于至5萬噸,并根據目前情況盡快對有關規定進行調整,暫時停止非生產型流通型企業購買儲備棉的資格,緩解紡織企業用棉緊張的現狀。在當前特殊的“供不應求”局面下,國內棉花期貨市場借機形成一波行情,加上前期全球棉花減產預期、當前全球棉花現貨資源不足等,ICE期棉價格與鄭棉相互拉動上漲。
截至7月11日,較儲備棉投放前相比,國內鄭棉價格漲幅已達近20%。根據市場分析,除正常波動因素之外,不乏投機現象存在。盡管市場各方為了棉花及棉紡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獻計獻策,有關建議提出也已有一段時間,但截至目前政策遲遲未動,期貨市場的投機勢頭有增無減,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傷害了紡織實體企業的利益,也干擾了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對市場的判斷。
建議規范市場秩序,嚴格監管期貨市場的投機行為,正確發揮期貨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和作用,為實體企業維護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面對“去庫存”良機,希望國家能夠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將本次儲備棉投放延期至9月或10月,以解決紡企用棉緊張的困難,如此便是極好的。
從當前紡織需求看,一方面,國內市場現貨資源的缺口將持續至10月中上旬新棉大量上市前;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現貨資源也剩余不多,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了用棉缺口,也出現爭搶資源情況。如在不增發進口配額的情況下,國內紡織企業采購基本以儲備棉為主,因此,對于國儲棉而言,現階段已具備“去庫存”的市場條件。相比因國庫空空正在無奈競價進口棉花的印度,擁有天量庫存的“天朝”,不該讓國內紡企因無棉可用而哭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