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i把它的創業故事寫成書 可以買一本回家

法棍包、Peekaboo、毛毛怪吊飾、皮草、設計師Karl Lagerfeld……或許中國顧客說起Fendi時,腦中浮現出的畫面還包括2007年的長城時裝秀。從1926年創立算起,這家意大利品牌已經正式進入九十鮐背之年。為慶祝生日,它特意請人撰稿出了本《Fendi Roma》紀念書,記錄品牌是如何從小小的皮草皮具工作室演變為在羅馬特萊維噴泉上走皮草高定秀的時裝大牌。



最初這是有關女性企業家的故事
有關Fendi第一代掌門人Adele Casagrande和Edoardo Fendi夫婦的歷史記載并不豐富。我們只知道兩人結婚后不久,將羅馬Plebiscito大道上的一家店鋪改名為Fendi,并以皮草商品聚集起一批忠實顧客。

Adele(中)和她的五個女兒
{page_break}1954年,Edoardo Fendi過世之后,他的五個女兒接管起家族產業。大女兒Paola 15歲時就進入公司幫手,她的妹妹們Anna、Franca、Carla和Alda高中畢業后逐一加入。當時的意大利正處于戰后復蘇時期,女性走出家門撐起半邊天。1964年,Fendi已經成為意大利家喻戶曉的時尚品牌。一年后,五朵金花力排眾議請來Karl Lagerfeld出任品牌創意總監,后者不光設計出代表“Fun Furs”之意的雙F Logo,還把品牌單一的皮草生意延展至成衣。
由Karl Lagerfeld設計出來的皮草系列得到國際時尚媒體和買手的關注。很快,Fendi手袋出現在紐約百貨內。與此同時,品牌飛往日本舉辦發布會,以此開拓起當地市場。眼見海外購買潛力與日俱增,Fendi開始前往佛羅倫薩的碧提宮舉辦國際發布會。
Fendi從意大利去往更遠的地方
1970年代,時髦女性深中手袋之“毒”。1969年,小野洋子和她丈夫約翰?列儂在維也納開記者招待會時,兩人全程堅持躲在象征布包的面料后頭,新創出“Bagism”一詞。Fendi借著這股東風大舉進攻海外市場。
同時,它還堅持在設計與功用性上做文章。經過鞣革、染色、印花后的皮革在柔軟度和色彩變現方面有了更大自由度。它首推的“粒面皮革”工藝(“grained leather” technique)——把皮裘與皮革合二為一,使傳統棕色真皮外套更加輕盈。橡膠、防水面料、鉚釘等Fendi標識性元素幫助它在意大利,乃至歐洲時尚界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成衣與皮具制品上取得成功之后,Fendi非常敏捷地以授權合作方式轉向其他產品,例如牛仔褲、手袋、領帶、眼鏡、絲巾,甚至打火機與港幣——試圖營造出一個全封閉式帝國。1985年,Fendi首款女香上市。第二年,由第三代接班人打理的Fendissime進入市場。這一副線主攻年輕消費者,販售的不單單是皮草制品,還有運動服飾和飾品。1989年的時候,Fendi首款男香面世,緊接著男裝系列揭開面紗。
LVMH在Fendi低落之時抄了底
Fendi家族的第三代成員,五朵金花之一的Anna Fendi的女兒Silvia Venturini Fendi于1992年加入公司,擔任Karl Lagerfeld設計副手,主要掌管皮具和配件。1997年,法棍包橫空出世,它的外形像足了法國人下班帶回家的法棍面包。按照尺寸來看,26x14的大小可能只放得下一枚錢包和幾小件化妝品,可這只手袋卻引來極大回響。
不過,it Bag影響力雖大,卻也不能擔保公司免除財務危機。1999年,LVMH聯合Prada購入Fendi 51%的股份。兩年之后,在股市遭遇“顛簸”的Prada以原價把手中握有的25.5% Fendi股份賣給了LVMH。自此,Fendi和Loewe、Givenchy、Dior、Céline等一起成為“巨型航母”旗下的奢侈品牌。
毋庸置疑的是,LVMH對Fendi關照頗多,例如支持它2007年來中國長城辦秀;投入資金進行全球店鋪擴張;投入人力研發更輕請好穿的現代皮草。


從貴族專用到環保人士的眼中釘
2012年,Pietro Beccari出任Fendi首席執行官的時候,燒的第一把火就是更改品牌名稱以及logo——原來的Fendi變為Fendi Roma。“羅馬令無數人心生向往,尤其是在《甜蜜的生活》、《絕美之城》等電影的鏡頭之下……在我看來,Fendi有必要將自己與羅馬象征的生活方式聯系起來。”
去年,Fendi位于羅馬紀念碑附近的新總部正式啟用。這棟六層幾何大樓,有 75年的建筑歷史,在山頂上俯瞰著整座意大利首都。Fendi對于羅馬身份的自豪感與責任感并存。2013年,它宣布拿出250萬歐元(約合1855萬元人民幣)資助羅馬噴泉修繕工程。此后,Fendi不光在特萊維噴泉取景拍片,還直接把秀場搭建在水池中央,發布第二場高級定制皮草女裝秀。
“通常說來,老款皮草如今已基本棄用。”Karl Lagerfeld所說的是那些厚質皮料。“一切取決于制作工藝。把面料、設計風格以及款式合而為一,把皮裘與皮革結合起來,應有盡有。而這正是我最感興趣的東西。”


在高級定制時裝周期間,舉辦皮草專場不乏爭議。但對于使用這種最富爭議的真皮料,Karl Lagerfeld并未顯得太過內疚。“越來越多的人在對皮草說不,但這到底是一門產業啊。”他說的是對該行業的立法,讓皮草業的監管越來越規范。國際毛皮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皮草制品銷售數額達到358億美元(約合2379.37億元人民幣)。
這已經是大半年里有關Fendi的第二本書了——老佛爺的《卡爾·拉格斐爾德的芬迪》(《Fendi by Karl Lagerfeld》)去年11月面世。如果還嫌讀不夠,第三本新書正在路上。這家從羅馬起家的時尚品牌預計在明年2月發行旅行指南《感知羅馬的七種方式:藝術、公園、美食、購物、身體與靈魂》(《Your Seven Ways to Rome: Arts, Parks, Food & Beverage, Shopping, Body & Soul》)。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