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歧視肥胖
盡管被時尚界歧視,在現實生活中把胖子和懶惰、遲緩、缺乏自制力劃等號是要倒霉的。
Prada日本店
Prada 一波三折地終于要在香港IPO之前,香港證券交易所卻收到了香港各界婦女聯合攜進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Women)的抗議,她們在香港Prada店前集會抗議,并要求港交所阻止Prada在港上市。原因簡單地說,便是Prada歧視胖子。
2010年,日本Prada公司遭到員工Rina Bovrisse起訴—這位日本Prada零售店的經理指控這家意大利銷售額在日本地區的排名進入了前十。
這13名員工最后大部分都選擇了辭職。對于Rina,老板的評價是“該去換換發型,減肥,你丑的都讓我覺得不好意思”。Rina認為這是嚴重的歧視和性騷擾。Rina的抗議如今在香港得到了女權主義者們的呼應,香港婦女聯合會發言人Sally Choi表示已經向香港證券交易所發出了正式信件,并且也向Prada的現任CEO Patrizio Bertelli發出了郵件,雖然這多半不會影響該集團的上市。
事實上,時尚界大都歧視胖子,他們被看做“懶惰”、“遲緩”、“缺乏自制力”的一群。各大時裝周時,T臺上瘦骨嶙峋的超模無不在告訴你,瘦子贏天下。時尚雜志為身材豐滿的大碼模特拍片也不過是心血來潮一陣風,看完這些照片你甚至會發出“還是瘦子好看”的感慨。香奈兒的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 就明確宣稱:時尚圈唾棄所有的胖子!身為時尚領袖的他以身作則,曾經發了瘋似的減肥,每餐只以意大利橄欖油加蔬菜葉子為食量上限,身先士卒13個月減重 42公斤。
審美的單一化給廣大樣貌普通的老百姓帶來的不僅僅是看到瘦子時隨之而來的精神壓力和節食之苦—每年為了符合大眾審美觀而遭受厭食癥折磨、整形失敗甚至死亡的時尚愛好者們的例子層出不窮。但受害者并不是僅僅局限在盲目置衣族群中— 在職場里,美國《應用心理學期刊》題為“薪酬方面,是不是瘦子贏——體重對于男女薪酬的影響”的研究表明,體重大大低于群體平均值的女性每年比超重的女性多收入1.6萬美元。
大品牌如果真心覺得胖子不能傳遞品牌風貌,那么就請不要生產大碼服裝,方顯其氣節—只刁難自己的員工可不算什么本事。
品牌店對員工的要求:
American Apparel
這家向來高舉反對血汗工廠大旗、處處聲稱維護人權的公司,其CEO曾在2009年7月要求全美所有店面經理把每一位員工的全身照發給他,因為他要加強品牌的“美感”,任何他認為不夠好看的員工,都可能被炒魷魚。
Abercrombie & Fitch
員工每6個月拍照存檔一次;除了婚戒外不能佩戴任何首飾;最低程度的化妝;一只耳朵只能有一個耳洞,其他身體部位穿孔一概不允許。
Banana Republic
Gap旗下的這家連鎖店員工穿著要與店內產品搭調,灰色—不錯,路障般的橘色—絕對不行;不可以染不自然的發色;不可有身體穿孔;不可露肩膀,不可穿超短裙。
Saks Fifth Avenue
長相“恰當”最重要;除非你在牛仔褲專區,否則不可以穿牛仔褲;不可露肩膀,不可穿超短裙。
近期香港上市的奢侈品公司
Prada
十年四次上市未果,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將協助其于今年7月份在香港IPO,融資金額可能達到60億歐元。
Coach
紐約時尚品牌Coach宣布,公司正計劃5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上市,Coach也將成為首個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的美國企業。
Samsonite
箱包品牌新秀麗(Samsonite)計劃在6月初在香港IPO以籌資10億美元。
Jimmy Choo
2011年4月,英國高檔鞋品牌Jimmy Choo考慮赴香港上市,擬通過IPO籌資約10.8億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