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穿薄底涼鞋參加運動會
普通人對鞋子的期待主要是舒適和時尚,但是運動員可能要求得更多,他們希望鞋子具有支撐和保護的功能,以及爆發力。
近些年,有關制造完美跑鞋的競賽獲得的注意力與尋找流行性感冒的治愈方法幾乎同樣多。生產商、醫學顧問,包括運動員自己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腳上,力圖尋找增加速度的方法。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近年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興趣和減肥而賽跑、慢跑、散步、跑步。這使慢跑鞋在過去20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一切從赤腳開始
為了競賽而跑步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人們認為“健康的心理源于健康的身體”。古希臘時的運動會上,參加跑步比賽的運動員都是赤腳的,而且經常裸跑。稍晚,羅馬人堅持要穿薄底的涼鞋。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長跑運動員阿貝貝?比基拉,在1960年羅馬舉行的奧運會上獲得了馬拉松比賽的金牌。全世界的制鞋商驚訝地發現,他竟然是僅憑赤腳就獲得了這項殊榮。
迄今為止制鞋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個世紀,皮革由于其出眾的耐久性成為最受歡迎的制鞋材料。第一雙特別為跑步設計的鞋出現于1852年,歷史學家發現,當時的運動員在跑步比賽時穿著錐形鞋。
1900年,第一雙運動鞋或者是全能運動鞋被正式設計出來。這雙運動鞋大部分由帆布制成,特別帶有一圈舒適的橡膠鑲邊。正是由于查里斯?古德伊爾于1839年發明了橡膠硫化法,才使這種制鞋方法成為可能。古德伊爾在加熱并把橡膠與硫黃混合后,賦予這種應用范圍有限的舊產品一個新的生命。使用硫化制作方法可以避免橡膠變硬、失去彈性。在運動員用鞋中,橡膠可以作為襯墊使用,跑步時直接落腳在硬底上,但不能持續太長時間。運動員在高速奔跑中,對鞋的沖擊力很大。橡膠鞋顯得不夠強韌,因此皮革很快回歸,成為更受歡迎的運動鞋制作材料。
但是皮革距離成為理想材料還有很大差距。除了價格昂貴外,皮鞋也會擦傷運動員的腳。穿跑鞋的人不得不購買麂皮作為鞋的襯墊以獲得額外的保護。
蘇格蘭人里金斯想出了解決辦法。他發明了一種特別定制的鞋,這種鞋的鞋頭部位留有無縫合線的套頭。套頭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在鞋頭和鞋的接線處插入特殊材料,并用堅硬的物質進行處理即可。套頭能夠保護柔軟的腳趾免受摩擦。
1925年,阿道夫?戴斯勒,一個德國的制鞋商,決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制作運動鞋上,并且與他的兄弟魯道夫一起開始創業。戴斯勒的跑鞋既能夠提供拱形支撐,也具有加速系統,他們高質量的產品吸引了許多著名的運動員,其中甚至很多人是奧運會選手。
戴斯勒兄弟隨后分別成立公司——阿道夫創建了阿迪達斯公司,魯道夫創建了彪馬公司。20世紀中葉另一個跑鞋的生產商來自新英格蘭的海德運動(現在的索康尼)開始興起,主要生產足球鞋。一份來自1949年有關海德跑鞋的制作工藝中記錄其特色在于:袋鼠皮,沿條構型(沿條是把鞋面與鞋底連接起來的帶子),彈性三角封蓋(位于鞋上部的一片三角形皮革),以及覆蓋生膠的鞋底,并且使用特別用于鞋底的多皺褶的特殊材料。
20世紀中葉,最不尋常的一雙跑鞋是日本運動員田中茂規在贏得1951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時穿的運動鞋。這雙鞋被叫做老虎,以傳統的將大腳趾與其他四個腳趾分開的日本木屐為模型制作而成。
20世紀60年代,一家叫做新平衡(new balance)的公司開始研究人在奔跑時腳可能受到的各種影響。作為此項研究的結果,新平衡開發了一種新型跑鞋,這種鞋的基本結構包含波紋鞋底和三角跟以吸收腳對地面的沖擊力。
1972年,鮑爾門——俄勒岡大學的田徑教練、耐克的創始人,把聚氨酯傾倒進他妻子的蛋奶烘餅機內。幸運的是沒有人食用這種橡膠面糊,鮑爾門來自廚房的發明成為一種新的鞋大底材料,這種材料在摩擦力和舒適性方面超過了以前所有其他材料。耐克在接下來的一年很快推出了“蛋奶烘烤”跑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