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企如何應試歐盟的REACH法規大考
9月7日訊,中國的市場。
記者了解到,歐盟各國對REACH法規的處罰力度不一樣,其中德國是處罰力度最為嚴厲的國家之一。根據德國的規定,因疏忽注冊造成的違反行為將被處以高達10萬歐元的罰款;因疏忽授權造成的違反行為,將被處以1年監禁或適當罰款;若對人類健康或環境造成危害的,則將被判以最高5年的監禁。
據悉,德國目前正在對用于監管的2005法規進行更新,包括對歐洲有關物質和配制品法規的執行。更新后的法規監管范圍包括了REACH聯合提交、數據共享、物品中的高關注物質(SVHC)、限制等方面。審查行業包括化學品相關工業、紡織和皮革、造紙業、橡膠塑料行業、電鍍和貿易商等;審查的重點將以中小型企業為主。
江蘇圣奧化學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蔡崢琦告訴記者,德國海關官員正在接受REACH法規執行的專門培訓。注冊截止日期一到,歐盟諸多國家可能會參照德國的標準實施,這將對中國與化學品有關的產品帶來一次嚴峻考驗。
面對如此嚴厲的規定,國內不少化學品企業正想方設法正積極應對。蔡崢琦告訴記者,對于一些中國化工企業來說,要獲得REACH認證的門檻非常高,其中有一個條件是在歐洲必須有一家注冊公司。據他介紹,“聘請歐洲人來負責具體的注冊事務,雖然人力資源成本要大大高于雇用國內員工,但由于他們對歐盟各項法規和技術標準非常熟悉,具備一定的資源,REACH法規的各項活動他們都有參與,就更利于REACH注冊工作的開展。”
針對歐盟的REACH法規,一些制鞋企業也表達出了不同的聲音。浙江巨一集團宣傳科周海帆表示,該法規的實施主要考驗采購的原材料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對于大型長期出口歐盟的制鞋企業而言,所受的沖擊應該不會很大,“倒反是一些小型的對采購原材料環保要求把控不嚴的制鞋企業,可能會面臨出口受挫的危險。”
環球市場CEO凌風認為,中國出口企業在面臨歐盟環保壁壘時,必須要通過一定的途徑,通過與國外買家精確配對,詳細了解國外買家的需求,才有可能避過REACH實施帶來的種種弊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