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鞋子:回顧經典鞋履設計(1868-1949)
歷經了一段慢長的歲月,鞋子的發展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代的推進,滿足人們各種需求的沙漠靴"等都深受人們的喜愛,相伴而來的是休閑隨性的穿著風。還有一些工藝精湛,造形華美的如"補綴面系帶鞋""多蘿西的紅寶石舞鞋" "拉帶露跟涼鞋"也都成為了鞋履設計中不朽的經典。{page_break}
拉帶露跟涼鞋
拉帶露跟涼鞋自20世紀30年代面市起便開始流行,受到高端定制服裝設計師和主流制鞋廠商們的青睞。這種涼鞋最實用的一個優點就是方便穿脫,既不需要系鞋帶也無需搭鞋扣。它連體的拉帶設計可以將鞋固定在腳上,并將腳跟和腳踝露在外面,節省了鞋面所用的材料。腳成為這款鞋的視覺主體,這種風格同時適合于休閑、正式兩種不同的場合。
皮帶編制的鞋面在這款鞋中僅作為裝飾,也就是說這部分可以使用其他任何材料來代替。圖中這款于1940年在英國制作的拉帶露跟涼鞋是早期使用人工合成材料進行大批量生產的典型例子。同時,它也充分體現了在戰時和戰后物資短缺時期,艱苦的社會環境對時尚設計的影響。{page_break}
"馬丁大夫"鞋
"馬丁大夫鞋"是英國街頭經典的時尚鞋款,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就是英國青年亞文化的標志性品牌。對于光頭黨(Skinhead)和朋克族們來說,粗獷而笨重的"馬丁大夫"鞋,或"DMs"標志,帶有一種尋釁、侵犯的意味。"馬丁大夫"鞋傳達出的勞動階段層剛強有力的氣息使它在經濟和社會動蕩時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甚至還有些人對"馬丁大夫"鞋的鞋孔數量和鞋帶顏色格外講究,接近于癡迷的狀態。
然而,堪稱英國鞋業鼻祖的"馬丁大夫"鞋卻來源自德國。1945年,德國軍醫克勞斯·馬丁大夫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度假滑雪時不小心將腳踝扭傷。為此,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鞋底墊上充氣的橡膠墊來減輕腳踝的負擔,使雙腳在行走時更加舒適。1947年馬丁代夫在即將開始他的商業探險之際,與他的大學好友赫伯特·豐克大夫(Dr Herbert Funck)合伙,生產了這款鞋子,產品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但令人不解的是,德國那些身處困境的家庭主婦們對這款鞋特別情有獨鐘,這可以稱得上是"馬丁大夫"品牌史上的又一逸事。{page_break}
多蘿西的紅寶石舞鞋
假如你的家突然無端遭到了反常天氣的侵襲,將你的房子吹到了五彩斑斕的小人國,并且還一不小心壓死了一個殘暴的鷹鉤鼻女巫,這時你該怎么辦呢?對多蘿西而言,她得到了一雙嶄新的閃耀著神奇的珊瑚紅光芒的魔法鞋。1939年隨著電影《綠野仙蹤》的熱播,多蘿西華麗的紅寶石舞鞋一時間成為美國夢的象征,同時也向世人傳遞了"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這個美好的概念。
然而,這款具有魔力的紅寶石鞋是由米高梅電影公司(MGM)設計的,它替代了《綠野仙蹤》的作者L弗蘭克·鮑姆在書中所描寫的銀色鞋子。這個改變是因為紅色在特藝(Technicolor)彩色影片中的效果要比銀色好得多,而提供這種具有豐富色彩的電影技術的開創者們也隨著這部電影的放映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紅寶石舞鞋由米高梅電影制片公司的服裝設計師阿德里安設計。阿德里安·阿道夫·格林伯格(Adrian Adolph Greenburg,1930~1959)將一雙普通的白色綢緞舞鞋外面包上了紅色的帶有圓形小金屬片的硬紗,再配以鑲滿珠子和玻璃萊茵石的蝴蝶結,極具奢華感。這款華美的紅寶石舞鞋中有4雙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多蘿西閃耀的紅寶石鞋幾乎成為所有女性夢寐以求的時尚單品.一雙稱心的鞋子充滿了無限魔力,它可以讓你感到充滿力量使你備受矚目。{page_break}
沙漠靴
自1949年上市以來,沙漠靴已成為好幾代年輕人的代表性穿著。它優雅的款式與輕便、柔軟、舒適的特性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并迅速引領了戰后的時尚潮流,逐漸成為年輕人強調自已獨特社會身份的視覺標簽。
沙漠靴最初由英國家族制鞋商C.J.克拉克(C J Clank),也就是后來為人們所熟知的其樂(Clark)品牌生產,由內森·克拉克(Nathan Clarks)設計,其靈感來源于他的英國軍官朋友們在開羅的汗·哈利里市集上爭先制定的流行靴款。沙漠靴輕薄的生膠底使用了新型的合成材料和先進的制作工藝。隨著銷售量的增長,其樂在原工廠的基礎上擴建了幾家新的工廠,才使得后來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沙漠靴在當時傳統的鞋類市場上特立獨行,是前衛的象征。如今,沙漠靴歷久彌新的經典設計,加之其一貫崇尚的簡約而中性的風格,確保了它在業內長久不衰的地位。2009年,其樂公司為沙漠靴的面世60周年舉辦了大型的慶典活動,展示了其樂沙漠靴在不同年代的代表性設計,包括反傳統的變形蟲圖案印花布、牛仔、格子呢等。{page_break}
補綴面系帶鞋
薩爾瓦多·菲拉格慕(1898~1960)是20世紀最偉大、最天才的鞋履設計師。他所設計的華麗而新穎的鞋子被好萊塢、寶萊塢,乃至獨裁者在內的幾代豪門千金貴婦趨之若鶩。薩爾瓦多·菲拉格慕尤其擅長制作奢華的定制鞋,例如,他于1956年制作的18克拉金涼鞋,1937年獲發明專利授權的軟木楔高跟鞋,以及1974年制作的"隱形涼鞋"等,都堪稱鞋履設計中不朽的經典。
薩爾瓦多·菲拉格慕的創業史足可以寫成一部一夜暴富的傳奇。他9歲時開始制鞋,14歲時在意大利南部的伯尼托(Bonito)用父母的房子開了一家鞋店,兩年后移民到美國,很快就在好萊塢明星大腕兒的圈子中獲得了一定聲望。盡管薩爾瓦多·菲拉格慕最終于1927年回到了意大利,但他在好萊塢這個浮華場始終擁有一些固定的客戶群。他曾為瑪麗蓮·夢露設計了40多款鞋子,其中就包括影片《七年之癢》(1955)中夢露在地鐵口的那個經典一幕中穿著的露跟涼鞋。
這款漂亮的補綴面系帶鞋是薩爾瓦多·菲拉格慕重返意大利,在佛羅倫薩開設工作室和店面的初期所設計的。{page_break}
觀眾鞋
觀眾鞋自19世紀中期誕生以來便有著層出不窮的款式。早期的例子要數倫敦的手工制鞋匠約翰·洛布(1829-1895)于1868年發明的雙色男士(two-toned)板球鞋。這款鞋的鞋面多為白色,而腳趾和足跟部呈棕色或黑。鞋子最初的材料包括棕色壓花小牛皮和白色鹿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款鞋子的顏色在最初色調的基礎上經歷了無數次的改變。本著舒適與實用的設計初衷,這款鞋的腳趾部分有時采用透氣孔設計,即使在炎熱的夏季穿著也可以保持鞋內通風干燥。
觀眾鞋誕生之時,休閑、隨性之風正在時尚圈內盛行。就在風度翩翩的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穿著有尖頭設計的觀眾鞋于高爾夫球場揮起球桿的一剎那,觀眾鞋受歡迎的程度已不容置疑。除了運動休閑,觀眾鞋的設計風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時尚女裝業的發展。
合腳而舒適柔軟的設計使得觀眾鞋成為勇士時代跳踢踏舞最好的選擇,其中,雙色觀眾鞋就是優雅的踢踏舞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在好萊塢電影中的獨特標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