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B2C眾生相:四年紛爭,群雄并起
國內真正出現鞋類B2CB2C企業注入了強心劑。
拍鞋網依托中國鞋網在07年正式登陸鞋類B2C領域,好樂買于同年08月上線運營,好樂買和拍鞋網都算是目前中國鞋類B2C第一批吃螃蟹的;自08年之后,樂淘、名鞋庫、淘秀網、淘鞋網等相繼進來,而從09年開始,鞋類B2C更是一路風生水起。
鞋類網購是繼服裝、家電之后的第三大類細分領域。據艾瑞數據統計,2010年鞋類網購用戶超過8000萬人,預計2015年中國鞋類企業的電子商務零售額將達1600億元規模,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購消費觀念的深入,鞋類電子商務可以說遇到了歷史最好的發展拐點。有業內人士大膽預言:鞋類B2C四年紛爭格局,有望在2011年內打破,誰能率先做到10億銷售額,誰就是行業的大佬!
在剛過去的2010年,垂直鞋類B2C企業銷售額破億的就達到四家之多,分別是好樂買、樂淘、拍鞋網、名鞋庫等,進入2011年,鞋類B2C的發展明顯提速,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百麗國際攜手百度狂砸20億打造的優購網于7月1日正式上線,對鞋類B2C現有格局勢必會形成強勁沖擊或挑戰。
筆者結合鞋類B2C四年多跟蹤調查情況,試著從平臺定位,營銷模式和供應鏈等三個方面全方位解讀電商之爭,以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從平臺定位看
好樂買和樂淘,均效仿美國Zappos運營模式,定位鞋類在線垂直商城,商品結構以國內外一線品牌為主,屬高端定位,單品價格高,消費群體以職場白領等為主,受眾對象面更寬廣,各種職業都所覆蓋。
拍鞋網定位在大眾消費市場,商品架構以國內一二線品牌為主。品牌多而全,從網站陳列的網品來看,產品價格在150元左右,應該適合中低端消費者的需求。
個人點評:好樂買、樂淘均采用走高端路線為主,商品單價高,消費者購買力強,但從營銷層面去看,因為高端用戶職業群體廣泛,所以對廣告精準性把控難度系數高,轉化率可能略低。而拍鞋網反其道行之,定位平民化消費,受眾面相對要集中,多以學生群體為主,從營銷層面去看,廣告方向的把控精準度高,且會員將來也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從供應鏈看
從供應渠道看,好樂買、樂淘并不具備渠道優勢,現在國際一線品牌渠道的第一手資源掌控在競爭對手的手里,無疑是十分危險的。筆者注意到樂淘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個難題,推出了系列新品牌,其市場成長空間有待時間來驗證。這兩家運營總部設在北京,遠離品牌鞋業生產基地,而空間上的距離必然會給鞋品采購,物流入倉再到售后退換貨等環節,造成大量時間和成本上的消耗,而拍鞋網毗鄰中國鞋企產業鏈非常發達的商業中心帶-晉江,據筆者了解如安踏、特步、鴻星爾克、匹克、喬丹、361度、德爾惠等2000多個鞋服品牌都在這兒,號稱“中國鞋都”,無疑從渠道來講,拍鞋網更具備優勢。
倉儲物流方面,好樂買、樂淘目前已在北京、遼寧等地建立起自己的平行倉儲。但筆者認為,如果過分去建平行倉儲,勢必會影響資金上的占用,今年好樂買稱約80%的融資用來做采購和建物流,而真正用于品牌推廣的資金將會大打折扣,從而影響發展速度。拍鞋網則主推代發模式,通過IT系統與品牌商倉庫采取無隙對接,商品統一由供貨商發貨,置身在這樣一個鞋類產業鏈規模化地域里,的確非常方便,省卻了采購成本,做的完全是無本生意。
人個點評:
與耗費上億元去建倉儲相比,拍鞋網“大倉庫”策略,或許值得借薦。筆者認為,在當前鞋類B2C企業以資本運營的前提下,切不可麻目地燒錢圈地建倉,鞋類B2C目前融資最多的也不過8000多萬美元,若過多去側重倉儲網點的搶占,消耗大部分的內力,勢必會拖累企業發展的步伐。
從營銷模式看
好樂買主要以“硬”廣告為主,靠狂轟亂炸式的營銷方法,先聲奪人,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營銷成果需靠巨額的廣告費用來維持;而樂淘初期則采用公關+活動的營銷模式,取得了不錯的發展。2011年開始在線上線下進行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利用資本優勢進行大規模的團購活動,幾乎不計成本,通過大額優惠券的讓利銷售模式去吸引訂單,但是可是預計的,如果這些會員沒有產生二次,甚至三、四次購買,這種投放基本上就是打水漂了。
拍鞋網則相對低調,擅長以SEO優化和口碑營銷為主,被公認為鞋類B2C業內的優化大師,平臺60%的流量是通過搜索引擎過來,日均導入的IP超過10萬;另外,口碑營銷引發的會員營銷,二次營銷等,大大促進平臺流量的穩定增長;再加上微博創新營銷的應用,CPS的聯盟渠道推廣,拍鞋網更重視零成本投入的營銷模式,但筆者認為,因為競爭對手正在高速增長,拍鞋網即使按每年“翻一翻”的速度增長下去,也恐陷入劣勢而被市場所淘汰。{page_break}
個人點評:
近日,拍鞋網一高管在微博上表示“電商的寒冬可能提前到來,這對我們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種泡沫成份早點破滅,更有利于那種已經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的公司,我們相信市場留下的都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現在渾水摸魚的很多,市場都被他們帶壞了”。
筆者認為,現在的電子商務已經不是簡單的電子+商務的模式了,真正的電子商務需要再加上資本的推動,即使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拍鞋網也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才能獲得更快的發展。就算做了再多的基礎工作,在競爭對手高速發展的態勢下,也可能被淘汰。以上分析的只不過是目前鞋類B2C前三甲的境況,當然,鞋類B2C也不乏一些后起之秀,如名鞋庫、優購網等。
名鞋庫,過多的倚重活動公關營銷模式,通過開展活動,行業論壇峰會等來提升自身的形象,從而達到營銷推廣的目的。雖然在2010年也號稱銷售過億了,但筆者認為,名鞋庫過于依賴淘寶的支持,而且其產品定位以品牌過季商品或積壓尾貨為主,雖然價格上有優勢,但這個市場規模不夠大,產品缺乏更新,庫存產品也容易再次變成二次庫存。但近期消息稱其得到阿里1億的注資,名鞋庫就跟淘寶成一家了,也就解決了受制于淘寶的問題了。
再來說說優購網,百麗對外聲稱20個億,加上已有線下實體渠道網,更重要的是擁有多個國際一線品牌的中國區代理權,所以消息一發布,就對好樂買、樂淘等以國際一線產品為主的電商,產生巨大的沖擊。而優購正式上線后,百麗果然開始對其渠道進行封鎖,暫停其自有品牌STACCATO、BELLE等女鞋的授權。但值得注意的是,百麗之前的也有自己的B2C平臺-淘秀網,但運營成績并不理想,而百度則是幾翻涉足電子商務,但幾乎都是每次都是鎩羽而歸。所以對于百度和百麗此次聯手,業內并不十分看好。
競爭機制是市場發展的定律,鞋類網購領域同樣規避不了,有人站起來,就意味著有人要倒下去,優勝劣汰,自然生存法則,同樣適用。記得,阿里巴巴馬云先生在談到互聯網創業時說過這么一句話:互聯網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
真的是這樣,鞋類B2C四年快速奔跑,很多企業被拖得筋疲力盡,高速度推進,意味著要巨額資本的投入,別看很多電商在人前冠冕堂皇,光艷照人,其實背后的痛楚,他自己最清楚。筆者猜測,目前鞋類B2C還沒有一家是盈利的。那么,什么時候盈利,能不能等到那一天,還真是個未知數,有業內人戲言,電商之爭,不是誰要去打敗誰,而是比比誰的耐力更好,誰活得時間更久,誰先倒下,最后剩下的自然就是勝者!
四年紛爭路,鞋類B2C,已是群雄并起,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可行,要么共生共榮,要么一家獨秀。何去何從,不是某個人說得算,有待大家的共同控討,共同把中國的鞋類B2C發展壯大,最后走出國門,這才是最重要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