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改 嚴重削弱鞋業制造業的海外競爭力
就在2011年7月21日,我國匯率改革6周年紀念日之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被低估了3-23%,我國政府隨即迅速作出反應,抨擊這種論點。這說明我國在匯率問題上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有利于當前國內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尤其對于我國的宏觀調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這種論點將進一步傷害我國的利益和競爭優勢,其對人民幣的指責是極其不公平的。回想長達6年的匯改過程,我們需要思考,改革是為了什么?至今都改變了什么?
研究這一問題需要事實求是的態度,這樣方可論證清楚我們改革的思路,不能簡單地說我們在單邊工具或短期措施上取得重大進步,這將延誤我們改革的進程,使我們喪失寶貴的機會。
匯改改變了一個價格。出口大國的地位逐漸被越南和印度所替代。過去,人們在美國市場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中國制造的初級產品,包括打火機、冰箱貼、玩具、紡織品、鞋子、工藝裝飾品等,而今美國市場則更多地被印尼制造和越南制造所占領。眾所周知的耐克鞋,過去多為中國制造,如今該公司把這種產品的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了越南。可以說人民幣單邊升值已經嚴重影響和削弱了我國生產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
然而,對于國內出口企業來說,接單和結匯的時間差,決定了匯率升值與企業收益的直接關系。而人民幣連續幾個月的持續、快速升值為企業結匯增加了不小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