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制鞋業突圍“阿喀琉斯之踵”模式
作為“溫州,目前共有30多萬家中小企業,生產了全國10%的服裝、20%的鞋等。溫州制造曾是中國制造大發展的一個縮影,而如今,許多曾經紅極一時的實體企業,已經掙扎在生死線上。
根源無疑是溫州企業的“老舊模式”——溫州大量企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經濟增長方式落后,處于產業鏈最低端。從2001年開始,溫州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一直位于浙江省最后的方陣,產業結構幾乎沒有什么改變。而許多從實業逃離被用于擔保、放貸的資本,很多就是從眼鏡、皮革、服裝等傳統支柱產業撤退的。產業結構落后被動,實業生存舉步維艱,已經成為溫州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
但正如開篇所分析的那樣,衰落并不意味著已經走向末路。尤其是對于已經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弄潮20余載,產業集群獲得充分發展的眾多溫州傳統支柱企業而言,挑戰必定孕育著新機遇。而且,對于依靠傳統實業起家的溫州而言,從泡沫破滅的幻覺中清醒之后,回歸實業經營,主觀上并不會存在任何困難。而在打通任督二脈之后,那些昔日英雄依然有可能創造再一次的輝煌。
圍繞這個思路,我們選取了5個對于溫州經濟而言,最關鍵也是最典型的5個產業進行常規檢查,這其中,有已經走向衰落的打火機行業,也有處于徘徊之中的服裝、制鞋企業,還有突破 “溫州模式”窠臼,試圖走上內生增長路徑的金融投資業。我們期望通過各行業領軍企業的個體嘗試,為整個溫州模式的群體突圍,提供些許有價值的經驗借鑒。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