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領域成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
數據顯示,在歐美國家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美國體育產業的年產值達到兩千多億美元,是汽車制造業總收入的兩倍,達到GDP的2%;英國體育產業年產值達七十億英鎊,超過汽車制造業、煙草業的產值。
在國內體育領域專業人士普遍思考中國如何從“金牌強國”轉型“體育強國”的時候,經濟領域是否也應思考體育產業如何獲得全方位發展并逐漸成為引領國民經濟持續穩步快速健康發展的新生力量呢?
運動鞋占據重要份額
作為體育產業的兩大重要支柱之一,鞋業制造近幾年在國內發展得比較成功。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擁有全球65%以上的體育用品生產份額,其中運動服裝、運動鞋占世界份額高達80%。在一定程度上,視國內企業為世界體育用品的制造中心當不為過。在國際經濟一體化潮流中,安踏等以服裝、鞋帽為龍頭產品的國內體育用品制造商通過參與大型國際賽事或者謀求與世界知名體育組織、團體、運動員的合作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不斷擴大其規模和影響力。與體育用品、運動設備加工與制造相關,運動場館的建筑業在奧運會、亞運會等一些國際賽事的帶動下也得到了拉動與發展。
然而,作為從傳統制造業中脫穎而出的鞋業制造,如何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與品牌的戰略轉型最終做大做強,是亟待業內人士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相對于歐美等世界體育用品制造強國而言,中國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一批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業品牌。唯其如此,國內體育制造業才能滿足體育愛好者對于相關產品的需求,同時給自身創造豐厚的利潤。相應地,國內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才能逐步增加,并最終實現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
體育服務應作為發展重點
相比之下,體育服務業更為任重而道遠。作為一項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體育服務業的內涵相當豐富,基本涵蓋了傳統視域中的競技體育服務和不斷走進百姓生活的社會健身體育、休閑體育以及新生的體育經紀、體育培訓、體育旅游和公共體育場館服務等。
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等大型國際賽事先后成功舉辦,國內相繼建設了一批現代化體育場館。這些場館在基礎設施、周邊配套等方面均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在承辦賽事的過程中也著實發揮了預期的功能。然而,毋庸諱言,在“后奧運、后亞運”時代,它們只承擔過意大利超級杯、中國網球公開賽、巴塞羅那熱身賽等短期賽事或商業比賽,其作為國際一流體育場館的魅力并沒有得到充分施展,遠未達到物盡其用的狀態。因此,設法進一步增加像“鳥巢歡樂冰雪季”、“鳥巢海洋沙灘節”這種大型群眾娛樂健身活動,以提升場館的使用率是當務之急。
但是,僅僅將現代化體育設施用于普通大眾顯然不夠,盡可能長期承辦高水平的體育賽事無疑會更好地體現出這些場館的價值。問題是,當前除三大球、乒乓球、圍棋等項目,國內鮮有規模較大且持續時間較長的正規比賽。究其根源,還是因一些中小型體育項目缺乏普及度和影響力所致。
近幾年,中國在一些冬奧項目和非奧項目上取得了不少進步,女子冰壺、女子國際象棋、臺球等運動隊在國際賽事中的成績較為突出。不過,這些運動在國內的普及程度遠不及足球等體育大項或是乒乓球這樣的體育強項,也就很難打造如CBA、乒超這種體系完善、制度健全的聯賽。所以,業內人士應設法培養出更多專業的體育服務人才。尤其是像高水平的體能教練和醫療師、單項技能教練、錄像分析師、心理輔導師這種專項人才,更需重點培養。如此,才能建立更多規范且專業的運動隊,進而使這些中小型體育項目走向職業化、商業化,以擴大其普及度與影響力。至于體育經紀、體育培訓、體育旅游等領域距離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國民經濟產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去探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