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品牌發展遇增長瓶頸
據報導, 2011年10月14日,品牌之同店銷售增長仍為低單位數水平;國慶黃金周期間之同店銷售增長仍是低單位數,但較前一季度好。李寧集團維持全年低單位數同店增長的預期。
第三季業績增長放緩的還有匹克。匹克第三季度同店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只增加6.2%。而匹克此前發布的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訂貨會訂單金額較2011年同季訂單增長9.5%,這是2009年以來匹克訂貨金額增幅最低的一次,此前匹克的訂貨金額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
領頭羊安踏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在之前安踏公布的預期數據顯示,第三季同店銷售增長滑落,而零售端折扣率亦擴大。有港媒報道,安踏管理層在“企業日”上承認,2012年二季度訂貨金額增長,將低于首季度15%的幅度,未來半年至1年內,行業亦會充滿挑戰,已難以保證2012年第三、四季度訂貨會成績。另外,安踏早前計劃于明年凈增600至800間店鋪,如今亦可能因增加關店數目,而向下調整。
在業界看來,體育用品行業今年終于嘗到了前幾年行業高增長所帶來的“苦果”:受前幾年奧運營銷影響,體育用品行業瘋狂涌入新品牌,行業整體呈現高增長態勢;同時,眾多體育用品品牌也紛紛擴張生產線,提升產能。而與此倒掛的現象是,在這兩年,運動鞋市場已經逐漸趨于飽和,市場逐漸成熟,體育產品同質化嚴重也導致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而受企業規模影響,國內眾多一線體育用品品牌首當其沖,庫存問題尤為嚴重。
“一方面,近幾年體育用品行業發展擴張速度過快,導致零售商積壓大量庫存,影響后階段公司發展;另一方面,在國內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有縮減消費體育用品的傾向,兩者偏差加劇庫存壓力,加上租鋪、人工等成本的不斷上漲,直接導致業績回落。”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運動鞋市場存在庫存壓力,需要逐步消化現有庫存,并降低下批產品產量,運動鞋行業進入調整期。
盡管部分體育用品遭遇“寒流”,就行業前景來說,未來運動鞋行業仍有望繼續高成長。“細分領域將成為企業突圍的方向。”業內人士觀察發現,戶外運動服飾產業出現了年復合增長47%的高成長態勢,日前探路者公布的2012年秋冬季訂貨總額較2011年大增60%。
而國際體育品牌阿迪達斯和耐克早在幾年前就進入了戶外領域,現在已開出了獨立的戶外專賣店,國內品牌李寧、安踏、特步等也開始嘗試推出戶外系列,不久前,主營鞋材業務的泰亞股份也宣布將切入到運動鞋領域。在新領域的拓展,有可能為運動鞋企業帶來高成長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