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與達芙妮的“鞋戰”
每個人都要穿鞋,但是重款式還是重實用,要看我們兜里有多少錢。因此,鞋子成了消費者支出的風向標。中國國內的鞋銷售額每年約400億美元,與鞋的出口額相當。如此高的需求對達芙妮(Daphne)等中國鞋企的股價形成了支撐。市值已達150億美元的百麗將在本周發布財報,而其競爭對手、市值稍小的達芙妮則已于周一發布了財報。
長遠而言,隨著收入增加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人的鞋需求前景看好。但短期而言,百麗和達芙妮的發展前景卻存在差異。百麗旗下品牌——從聽上去都頗像歐洲品牌的百麗、他她(Tata)到思加圖(Staccato)——已躋身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品牌之列。但百麗的銷售嚴重依賴大城市的百貨商店,而這一渠道的銷售增長已經放緩。結果是,去年第4季度百麗同店銷售額(Same Store Sales)增幅降至8%,比去年頭3個季度的增幅低一半還多。相比之下,達芙妮7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中小城市的獨立門店,它在這一領域的銷售額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使得達芙妮的同店銷售額年增幅繼續保持在25%的水平。這也解釋了,為何達芙妮店面數量增加六分之一,讓它2011年的銷售額增長了近三分之一,而百麗店面數量增加四分之一、銷售額增幅預計卻將小于達芙妮。野村證券(Nomura)表示,到2015年時,中國中小城市百萬人均鞋店數量將累計增長60%,增幅是一線城市的兩倍;達芙妮仍有充足空間實現進一步增長。
百麗需要采取更多舉措來向投資者證明,它正從高檔電子商務。只有到了那時,市場才會認為,百麗往績市盈率(19倍)比達芙妮高出五分之一的局面是合理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