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傍富”現狀走不遠 創新創造財富
這個曾經貧困的縣級城市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制造財富:2011年胡潤富豪榜1000的人名單中,有14人直接來自晉江,幾乎全部與鞋服相關,安踏體育的丁世忠家族資產高達145億,特步丁水波資產達到50億,匹克許景南家族和361°丁伍號家族資產也分別達到45億和31億。
42歲的安踏體育總裁丁世忠說,企業從“微”到“小”,從“小”到“大”,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煩惱。
美國籃球傳奇明星邁克爾·喬丹將喬丹體育告上了法庭,指控這家靜待上市的晉江知名鞋企,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其姓名作為注冊商標。
“山寨”和“傍富”在晉江算不上一個新鮮的“煩惱”。這里不光有“喬丹”,還有“姚明”、“科比”和“阿迪王”。
風光不再
2008年金融風暴后,晉江鞋業的外貿量急劇減少,國外品牌的代工訂單向緬甸和柬埔寨大量轉移,國內市場則是嚴重的產能過盛,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金短缺讓許多鞋廠老板難以為繼。
兩三年時間,晉江倒閉的鞋廠已經有幾百家。單以財富計算,2010年,丁世忠家族,丁水波、徐景南家族,丁伍號家族的資產還分別為210億、80億、68億和70億。
“不光是晉江的造鞋業,整個制造行業的黃金時期都已經過去。”一位在晉江從事制鞋行業20多年的鞋廠老總感嘆。
據南方人物周刊報道,晉江大大小小的鞋商幾乎有著同樣的發家史。上世紀90年代前后,運動鞋進入“躺著也能賺錢”的時代,特別是為耐克阿迪代工,讓當地人看到了運動鞋市場的財路,鞋生意開始成風。
華僑大學閩商研究中心教授呂慶華認為,福建人的商業基因是在國外播種,后在國內發芽。晉江的第一代鞋商創業者,必然會帶有草莽氣息。類似喬丹體育用名人作商標的山寨策略,只是冰山一角。這也注定了晉江的鞋商需要二次甚至三次創業,從商人過渡到企業家。
品牌之癢
“喬丹做了很多年了,其實大家質量都差不多,是一個很典型的晉江鞋企,喬丹身上可以看見一批晉江鞋企的影子。只要有耐克,晉江就會有匹克、金萊克、飛克、別克,有銳步就有特步,鴻星爾克的商標也是從美津濃變過來的。”一位當地鞋商說,“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做知名度,先把知名度打開,其他的東西再說,走一步看一步,這種做法開始確實很有效果。”
泉州地區有句俗語,“膽大騎龍騎虎,膽細騎貓騎兔。”花費470萬邀請謝霆鋒代言的特步,很快創下了單品鞋銷售120萬雙的業績。安踏的專賣店在2004年達到2000多家,兩年后達到了4000家。總資產不過數億的匹克,將廣告打到姚明效力的休斯敦豐田中心,幾年時間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即便是更換過一次姓名的361°,市場占有率也已經躋身國內前五。
呂慶華認為,晉江知名鞋企在樹立品牌上可以說取得了很大成功,即使存在盲目砸錢和山寨的隱患,畢竟有了幾個全國知名的鞋企,也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家。但作為低端消費品,初始知名度很容易被消化掉,這些企業的后續知名度普遍不足。在產品、服務和企業形象上無法匹配,才是根本問題。
“企業邁過了品牌門檻,就由不得他們停下腳步。”呂說。
資本迷局
與中國許多傳統商幫相同,閩商有著子承父業的傳統。丁建通之子丁伍號幾年前已經完全接手361°。2000年,45歲的許景南把大兒子許志華從華為拉回匹克,匹克進入豐田中心,正是源自許志華的想法。
“晉江幾億、幾十億的企業很多,但再往上走的幾乎沒有。他們對資本運作有種天生的抵觸,尤其是對股票和地產,有錢只會開廠。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哪怕虧本了,至少廠房機器還在。”一位在晉江做鞋服原材料生意的老總說。他的資產已經接近10億,但從未考慮過上市,因為“自有資金已經完全夠運作,一旦上市企業就是別人的了”,他說如果買地,也只會蓋廠房出租。
2007年,安踏以5.28港元的招股價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晉江鞋企紛紛進入資本市場,特步、361°、匹克相繼在香港上市,鴻星爾克和喜得龍則在新加坡上市。幾年時間,晉江與鞋業相關的上市公司迅速膨脹到20余家,如果不是因為侵權官司,喬丹體育今年也將登陸上交所。
到2010年,上市后的安踏、匹克、361°專賣店均已超過7000家。“對于我們行業內的人來說,根本不看他有多少分店,是不是上市公司,只看資金和業績。”張萬泉在泉州經營代工工廠,很多大品牌都是他的客戶。他說,一個企業有沒有實力,從業內口碑就可以看出,“現在很多上市鞋企資金鏈存在問題,有些做OEM(代工)的根本不愿意和他們合作,包括原料供應商,都要求他們必須付現錢,只有少數幾家資金運作是良性的。”
晉江式轉身
東興證券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譚可認為,晉江品牌在定位和運營模式上的趨同導致各自缺少特色,企業在能力上差別不大。后起的企業諳熟先行企業的成功之道,只要能把握行業增長機遇,就可以快速追趕。當行業進入調整期,競爭格局固化,導致這些品牌很難產生真正的突圍者。
從開作坊、造品牌,到上市和國際化,晉江鞋企幾乎都在同一時段完成,企業之間的相互模仿卻并未增進老板間的交流。“晉江企業的關系,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交集往來,既沒有恩惠也沒有仇怨,不像浙江企業喜歡抱團。晉江企業就是各做各的,單打獨斗,各找各的定位,誰也不用對方看得起。”一位從事鞋業多年的晉江商人說。
在晉江上市鞋企擔任過高管的劉明勇說,“作為家族企業,許多老板已經有了引入外來經理人的意識。但是并不徹底,這些經理人的生存狀況不是很樂觀,在企業里面放不開手腳,涉及到授權的問題、信任的問題、區域文化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企業家的觀念問題。”
一位鞋企老板意味深長地說:“可能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穿了衣服誰光著身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