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牽手動漫,想好了再一起走
國外成熟童鞋從生產到營銷環節集體運營模式值得借鑒。
日前,泉州童鞋行業精心組織會員企業老板遠赴杭州、上海等地的知名童鞋城、童鞋品牌企業實地參觀考察,走進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活動現場。
考察增長了老板們的見識,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壓力。“國內童鞋業目前還處于起步期,如果不能把握機會,抓緊占位,泉州童鞋企業未來將可能完全失去市場,而一家倒閉的童鞋企業,是無論如何都很難東山再起的。”石獅市商會常務副會長如是說到。
傳統生存模式亟待改變
業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童鞋生產基地主要有廣東佛山、浙江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等。其中,僅浙江的童鞋企業就有4000多家,泉州本土的童鞋企業也有數千家。
而在不久前的鞋博會上,記者看到,童鞋館已被細分為7個板塊,全國各地的童鞋品牌爭搶著近3000億元的國內童鞋市場份額。當童鞋作為服裝行業的“最后一塊蛋糕”被挖掘出來時,它便承載了太多的期望,吸引了成千上萬個品牌蜂擁而入。
“當品類開始細分的時候,這個品類的競爭已經開始白熱化。”這是鞋行業內的一種共識。隨著童鞋業競爭的不斷升級,尤其是成人鞋品牌和運動品牌以強大資金實力介入童鞋領域時,中國童鞋行業的競爭就達到了白熱化,“泉州童鞋企業雖然都有一二十年的行業經驗,但是,目前多數還停留在批發和外單的傳統生存模式下,如果不轉型,未來必然被淘汰出局,甚至整個泉州的童鞋產業都存在生存危機。”
抱團發展更有競爭力
“泉州童鞋企業要轉型,必須在做好品質的基礎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及特色,對產品適合的兒童年齡也要進行細分。”
專家認為,吸取浙江和廣東等地童鞋企業的經驗教訓,“泉州的童鞋企業只有抱團發展,才能更有競爭力。”黃清苗分析,泉州童鞋企業雖然數量多,經驗足,但是單個企業資金實力不足,而他們面對的競爭對手是不愁錢的上市公司;此外,結合泉州實際,在政府的主導下,童鞋企業甚至可以與童裝、包袋、玩具等行業,組成規模更大的兒童用品產業協會,到各地建設泉州兒童用品城,并通過政府的牽頭,建立對外銷售的電商平臺,從而推動本土童鞋業做強做大。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政府要加強對童鞋企業的質量監督,沒有優良品質的品牌運營,只會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黃清苗說。
據了解,目前國外成熟童鞋運營模式是圍繞一個產業集團,進行從生產到營銷的一系列經營,甚至還有雜志和其他品牌授權機構,大型集團對其產業鏈的掌控能力非常強。
動漫營銷風頭正興
除了抱團發展外,泉州的童鞋企業老板們在考察國內一些先進童鞋企業發現,動漫營銷對企業轉型而言也是一條捷徑。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動漫營銷直接針對的對象是兒童,目標消費者更加明確,并且,與簡單的廣告投放相比,動漫營銷的成本更低,推廣效果也更好。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盲目跟風有一定風險,童鞋企業介入動漫產業之前,必須先有合適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才可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