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女鞋,在創新中崛起
“2012年,中國鞋業呈現洗牌趨勢。溫州制鞋行業也面臨挑戰,唯有走創新之路才能突破困境,看見光明。”日前,溫州鞋革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謝榕芳在接受中國鞋業品牌觀察員譚儒采訪時如是說。
謝榕芳稱,面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市場信心脆弱的現實,溫州制鞋業無法獨自擺脫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陰影,在2012年難有出色表現,外貿出口額和銷售收入增長速度呈下滑趨勢。但是,溫州制鞋業不會倒下,行業協會正積極努力,在轉型升級上做文章,將帶領溫州制鞋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實際上,整個溫州制鞋業都在處于陣痛之中。據中國鞋業品牌觀察員譚儒調查,目前,照章納稅的2761家溫州鞋企中有800多家正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30%以上的外貿鞋企已停產,上半年的外貿出口同比增長率約0.8%,發展形勢異常嚴峻,“僵尸困境”般的恐懼癥在溫州蔓延,溫州鞋業如何才能“向高層次發展”呢?
謝榕芳并不悲觀,她認為,溫州鞋業發展是值得驕傲的。2009年,外貿出口27.54億美元;2010年,外貿出口37.40億美元;2011年,外貿出口47.23億美元,前兩年溫州鞋業出口每年都能增加10億美元,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增長,其增長比有些行業整個出口額都多,即便是今年增長率只有0.8%,但出口貢獻在溫州出口總值中占到28%,穩居各類出口商品總值第一。溫州被稱為“中國鞋都”,制鞋行業是溫州的支柱產業,2011年產值達830億元人民幣。謝榕芳堅信,在嚴冬之后必有春天的。
那么,溫州鞋業靠什么越過寒冬呢?是圍爐取暖還是靜靜等待?
謝榕芳向中國鞋業品牌觀察員譚儒透露:溫州鞋業正在打“創新”牌。一是溫州制鞋行業目前打造了三個“基地”,九個“平臺”;二是正在積極建設國家級的外貿出口示范基地;三是在今年九月掛牌成立溫州鞋業國際技術研發中心,這個中心不搞虛的,是由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牽頭,依托企業,有企業家坐鎮,有銷售實體,以科技技術運用為主,計劃在2014年投產,到那時,制鞋行業可以實現解放勞動力的愿望,一條生產線只需要4、5個技術工人,實現科技制鞋。
謝榕芳稱,溫州鞋業的創新不僅僅只在制鞋技術上,其文化、品牌、行業格局也在創新。曾幾何時,溫州品牌的女鞋大多在成都和廣東等地貼牌生產。這幾年,印心鳥等女鞋品牌迅速崛起,使溫州女鞋的產量超過了成都,讓人看到了希望。印心鳥品牌的銷售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是不錯的,但也要走科技制鞋之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