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鎮鞋企的制勝法寶,產業轉型升級突圍成功
東莞厚街鎮經濟一直以外向型經濟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2008年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面臨著資源、環境、勞力等多種因素制約,一些中小企業陷入經營困境,歷經生死考驗。
2012年上半年,厚街全鎮完成生產總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13.2%,另外有11項經濟指標增幅超50%,其中,進出口總額增長67.1%,高新技術企業出口27.71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252.5%,黃金珠寶、汽車配件、高端裝備等三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197.1%。全鎮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多數指標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
短短四年,厚街是如何經受了金融危機考驗和轉型升級陣痛,沖破重重困境,突圍而出,實現產業從低端向高端攀升、從制造向創造轉變,實現了鳳凰涅槃般的新生?近期,筆者深入厚街鎮調研,試圖從中找到答案。
通過調查,筆者找到了厚街制造業正煥發著生機與活力的制勝法寶——產業轉型升級。2008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提出了“今天不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明天就會被產業結構所調整”的指示要求,這更加堅定了厚街鎮轉型升級的信心。該鎮“咬定青山不放松”,摸著“石頭”走出一條帶有“辯證思維”的厚街轉型升級之路。對此,厚街鎮黨委書記黎惠勤表示:“歷經多年堅持不懈的轉型升級,厚街鎮規模以上企業增長已出現拐點,這得益于規模企業成功轉型后,以企孵企、以企擴企所產生的裂變力量。”
辯證法之“舍與得”
舍:舍棄眼前利益和傳統發展方式
得:實現了產品和技術設備雙換代
位于厚街鎮的東莞三星視界有限公司,曾是一家生產電子槍和電池的加工貿易工廠。如今,它的廠房“軀殼”還與原來一樣,但內部的設備技術等“心臟”部件已全部更新,舊機器近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全自動生產線,從而實現了產品和技術設備雙換代。
金融危機后,通過引進先進工藝、加大研發投入、調整產品結構,三星視界轉向了高端AMOLED顯示屏生產,一舉建成了七條自動化高速生產線,實現了產能和出口的快速增長,產能大增,相當于三年再造了之前的10個三星視界公司。今年前5月,三星視界更是以一廠之力拉動了全市4.5個百分點的出口,出口增速達到了驚人的341%。現在,三星視界已是厚街著力培育的“月亮工程”對象。同時,厚街將以培育像三星視界這樣的超級企業航母,促進產業鏈向中高端發展,以三星視界孵化下游企業為例,黎惠勤指出“月亮能孵化出更多星星”。
三星視界“以舍求得”,在轉型升級中贏得了新生。其實,在厚街的轉型升級實踐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三星的成功轉型是耀眼的,而轉型升級的“陣痛”卻令人難忘。在2009年,厚街經濟最艱難的日子里,全鎮逾100萬平方米的廠房空置。然而,厚街沒有因為困難停止轉型的腳步。
通過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的順勢而為,厚街積極淘低、淘劣、淘小,舍得放棄一些低檔次、高污染,小規模、高耗能,低效益、高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四年來,該鎮關停粗放型外企145家,平均每家的投資額約100萬美元,還關停了小企業小作坊1465家。
在度過危機后,為防止傳統發展模式“抬頭”,該鎮又及時出臺相關措施,設置“六關”嚴防傳統模式復歸,近200家企業因過不了“關”而被厚街婉拒。
厚街鎮委書記黎惠勤說,“金融危機既是一次挑戰,也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難得的機遇。”這一認識,讓厚街鎮借金融危機和經濟不景氣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轉型過程中更加從容和堅定。
厚街的努力并沒有白費。今年上半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38.51億元,增長50.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5.58億元,增長52.8%,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2008年以來,全鎮實現來料加工企業就地不停產轉為法人企業143家;新增研發機構23家。
更令人欣喜的是,鞋業、家具業等傳統產業也重獲新機。以制鞋業為例,全鎮鞋業從2007年的600多家減至2011年的400多家,從業人員也從15萬人降至10萬人左右,但年產銷值卻從150億元升至380億元人民幣,增長了2.5倍。
辯證法之“大與小”
大:規模以上企業轉型發揮拉動效應
小:通過著力扶持中小企業穩基固本
今年,厚街鎮的外貿進出口增長迅猛,主要是得益于一批世界級的龍頭企業的拉動作用。如三星視界今年上半年出口總額達21.99億美元,同比增長305.60%。
在厚街鎮以往推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扶持大企業做大做強一直是一項突出的重點工作。該鎮著力培育三星視界、創機電業和金葉珠寶等三個經濟“月亮“,打造百億級企業。最終,三星視界成為全市僅有的兩家超百億企業之一。
效果不止于此。今年1至6月,厚街鎮規模以上企業212家,工業產值325.58億元,同比增長52.8%,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91.74%,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在“抓大策略”產生成果的同時,厚街也留意到鎮內一部分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進程緩慢,甚至鎮內中小企業的虧損面有增加的趨勢。這些中小企業占鎮內企業總數的絕大部分,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增加稅收、維護穩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響,如果不能扭轉中小企業持續虧損的不利局面,無疑將對厚街的轉型升級帶來巨大影響。
為此,厚街不忘“扶小育小”,啟動了“雙百”工程,重點培育100家中小型外資企業、100家中小型民營企業。該鎮設立了億元產業轉型升級基金。并在4年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幫扶企業創建名牌名標。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技術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能夠為企業減少成本,為轉型升級提供支持。為此,厚街下一步將加大對公共服務平臺的扶持力度。其中,包括名家具研發設計院、東莞國際鞋業研究院和鞋業行業科技創新平臺、機電行業科技創新平臺等建設,提升企業整體的自主創新能力。
厚街鎮下一步還準備扶持中小型企業“觸電”,借力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壯大和快速發展。目前,正籌劃在家具行業建立公共電子商務平臺,按照政府資助、行業運作、企業參與的模式進行推動。{page_break}
辯證法之“質與量”
質:內部資源整合促興新產業
量:外部加強招商引進新鳳凰
從一家100多人的小工廠,發展至如今擁有11個品牌系列、近千家實體店、年產值20億元的知名家居企業,說起公司迅猛發展的成功經驗,厚街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震認為主要是兩點:研發設計與銷售服務。
這正是“微笑曲線”的兩端,其共同指向是品牌建設。
每年楷模家居將利潤的10%都投入研發設計,如今已開發實用新型專利35項,外觀專利1000多項,同時還從德國、意大利等國進口了多條先進的生產線。
曾經度日維艱的家具廠,如今已經成為智能化家居市場的領跑者。近幾年,楷模家居的訂單始終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楷模家居的變化,只是厚街鎮注重轉型升級“質變”的一個典型。過去3年,該鎮財政累計投入1.36億元支持科技發展,培育企業創新能力、發展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三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197.1%,其中,黃金珠寶制造業同比增長136.5%;汽車配件制造業同比增長32.4%;高端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9.5%。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鼓勵下,該鎮外企已擁有品牌172個,比2008年增加了4倍;擁有研發環節的外企183家,比2008年增加63家,占外企總數三分之一。350家外企從OEM企業轉變為ODM企業,比2008年增加137家。全鎮累計獲得名牌名標43件,獲得專利授權7150件,連續三年專利數和新增名牌名標數均排名全市第一。
在提升質變的同時,厚街也在量的聚變上大展手腳。該鎮實施了100家重點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工程,積極推進鎮內一大批優質企業增資擴產,引進先進設備,設立研發機構。
據統計,2009年以來,厚街累計技改投入119.5億元,年均遞增35%;有160多家企業更新生產設備,216家外資企業增資擴產,增資總額達3.5億美元。
目前,厚街已在深圳設立招商聯絡處,強化項目招商,并借助厚街科技工業園區,重點跟進重大項目的投資進度,以及協助企業建立總部基地和增資上市的有關工作,有意向地培育年產值100億元的企業2家、30億元的企業5家、10億元的企業10家,力爭三年內新增上市企業3家。
辯證法之
“縱與橫”
縱:深化優化完善原有產業集群
橫:整合七大“產業集群社區圈”
2009年,厚街科技工業園里,出現了一座占地面積達27萬平方米的大型企業總部基地——創科亞太工業園,它是由原本分散的4家來料加工企業、3家獨資企業合并而成。
整合后的創科實業,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其中原本設在歐美等地80%的研發中心全部遷至其中,現已擁有超過10個自主品牌,產品市場份額居全球同類第二位。創科實業在成功實現從生產型企業向總部型企業轉變的同時,也一舉躍升為東莞機電行業的龍頭。
推進整合資源,發展總部經濟,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這是厚街鎮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大抓手。
遵循因“產”制宜、因“企”制宜的規律,厚街正在重點發力的四大特色產業集群在轉型升級道路上展現出勃勃生機。現已成功推進家具、鞋業產業成為東莞市第一批重點培育產業集群區,鞋業成為了省第四批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家具創意產業成為東莞市十大產業集群之一。
目前,該鎮還正以省政府授予“廣東國際家具采購中心”為契機,突出抓緊建設面積達70萬平方米的名家居世博園、興業家具之都和鞋業總部基地三大項目平臺建設,著力完善家具、制鞋兩大產業集群。其中,名家具設計研發院已成為省級示范平臺。
此外,正在建設的世界鞋業總部基地項目,已與清華大學、法國CTC鞋業皮具技術中心合作,建成后將成為華南最大的鞋業研發基地。
除了縱向的產業鏈衍生之外,厚街同樣重視橫向的資源整合與優化。
厚街鎮意識到,目前該鎮90%以上的企業在社區,推進社區企業結構調整是厚街鎮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因此,該鎮決定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從鎮延伸到社區,進一步整合社區資源。
據統計,過去幾年,厚街全鎮包括社區在內納入標圖建庫的“三舊”改造地塊共83宗,面積8529.5畝。厚街將大部分“三舊”改造土地用于工業發展,為不少有意增資擴產的企業解決急需的土地。黎惠勤透露,接下來,厚街還將把86宗8000多畝土地納入“三舊”改造之中,其中六成將用于制造業再造,通過廠房再建,實現產業再造。
“好的布料,不應浪費在做‘背心’上,而應用來做‘西裝’。”黎惠勤形象地說,厚街將以片區為單位,對各社區產業資源進行規劃整合,確立“產業集群社區圈”,把今年作為社區企業轉型升級啟動年,制定社區企業結構調正行動計劃,把結構調整層面從鎮延伸到社區、從鎮重點企業轉向社區中小企業。出臺了《厚街社區企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制定社區企業轉型升級獎勵等“十大政策”,并按照“統、引、遷、轉”的辦法,推進社區企業轉型方式從一區一品向多區一產業提升,目前,已選取5個社區和30家企業做為試點,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社區50%以上企業的轉型升級,使社區企業結構得到調整優化。
未來,厚街將以片區為單位,會展、家具、物流、制鞋、電線電纜、機電和汽配七大產業集群社區圈比鄰而立、錯位發展,形成多片區一特色產業聚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