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成泉州鞋類廣受關注
核心提示:日前,泉州迪特設計公司引進了3D打印機,而同樣,匹克集團、美時美刻科技公司陸續引進了3D打印技術,并在研發過程中展現了強大的效率和環保功能。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推廣,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正在泉州傳統制造業中逐漸醞釀。被視為在未來將徹底改變傳統制造業的3D打印技術,在今年逐漸成為泉州制造業關注的焦點。
圖紙3小時后變成品
在泉州迪特設計公司里,放著一臺剛剛引進的3D打印機。這是一臺體型并不算龐大的黑色密封機器,然而它卻徹底顛覆了制造業產品傳統打樣程序。通過一旁的電腦將設計好的3D效果圖傳輸給打印機,使用特殊感光材料和輔助材料,便能快速地打印出一層層的黏合物,制造出產品的三維效果。
3D打印機是這樣工作的:先在計算機里建立所需物體的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很多層的結構,用一個機器取一些原材料,如將金屬、陶瓷和塑料等材料融化,再跟噴墨打印機一樣,將融化的材料用噴嘴噴出,逐層疊加,當所有層都打完時,所需要的物體就出現了。
“對于3D打印機來說,只要電腦能設計出來的造型,它都能完成,國外已在汽車等行業實現。我們進口的這臺3D打印機同樣功能強大,可以打印完整的設計產品內部各個零件,制作完成便是一個可以使用的特殊材質樣品。”泉州工業設計協會會長、迪特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學太介紹,3D打印機成品率極高,工作效率快,制作出來的樣品外觀平整、光滑,螺紋、鋸齒等結構精密度高,無需額外打磨加工。
無獨有偶,匹克集團同樣引進了一臺3D打印機用于鞋子的研發和打樣。而在前不久,泉州美時美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還在泉州萬達設立了3D打印體驗中心,借此推廣3D打印應用技術。記者就曾親身體驗了“人像定制”這項應用:記者站在掃描儀上,保持一個姿勢,等待一兩分鐘,儀器圍繞著記者從頭到腳掃描一次。掃描收集的數據同步傳遞到電腦上,掃描結束后,便能建起一個三維數據模型。隨后,這些數據被傳送到3D打印機上,一般3小時左右便能打印出一個人體模型。目前,3D打印機已實現彩色打印,打印出的成品就能高度還原掃描時的色彩,無需進行后期上色。
而在泉州美時美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張濤看來,3D打印技術對于泉州制造業意義頗為重大。“3D打印技術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只要有好的想法、好的創意,并把想法在計算機上轉化為三維圖紙,剩下的就交給3D打印機了。”張濤說,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另外,在具有良好設計概念和設計過程的情況下,3D打印還可以簡化生產制造過程,快速有效又廉價地生產出單個物品。“目前在制造業、超高精密鑄造行業、家具業等都已經有3D打印的身影。”
助力研發營銷縮短時間
3D打印是一種特殊材料累積過程,原料利用率100%,只需簡單操作電腦即可,制作過程中無需其他人工輔助。“使用3D打印打樣,不僅更加簡便環保,而且為產品研發和營銷部門快速提供3D效果產品縮短時間,有效節約生產成本。”楊學太表示。
正是基于以上意義,3D打印技術真正施展本領的地方還是在制造業領域。
以制鞋業為例,一雙運動鞋在生產前,須經過設計、開模等工序,如果實際產品的效果不好,就必須重新設計開模,而一次開模的費用就要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
3D打印技術有望改變這一局面。“今后,鞋子的設計草圖確定后,只需在電腦上建立3D模型,就能‘打印’出一雙樣品鞋,在開模之前就可以看到產品的實際效果,不用額外花費更多的成本。”張濤手中拿著一雙3D打印鞋樣向記者介紹道。
同樣的原理,3D打印技術應用于其他制造業領域。而在設計領域,3D打印技術同樣也開始嶄露頭角。泉州迪特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現在引進的3D打印機就經常“打印”玩具、鞋底等模型。
張濤告訴記者,3D打印機讓零件出樣提交客戶的周期大大縮短了。比如一個定制陶瓷工藝品,以往模具制造最快也要一個星期時間,在反復修改過程中只能更多地通過圖紙來交流,如今使用3D打印卻只要四五個小時,就可以將樣品模型提交客戶。“設計師可以直接拿著實物與客戶交流,不要總是拿著一張圖紙‘紙上談兵’,同時有助于產品的推敲和及時修改。”
“工業設計在泉州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處在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泉州而言,意義重大。”楊學太表示,設計業是與制造業密不可分的,泉州制造業的繁榮為設計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3D打印技術的運用,將加速泉州產業升級。“有了3D打印機,就可以代替原來的模具制造。”
成本降低是關鍵
業內人士分析,現在還是3D打印技術的起步階段、產業化的初級階段,未來3至5年將是最為關鍵的發展機遇期。如果推進順利,預計3年左右,國內3D打印技術產值可能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全球范圍內有望實現5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3D打印有望成為今后3年全球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但同時,3D打印如何降低成本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有業內人士比喻:“目前我國3D技術好比1996年手機行業在中國的狀態。當時一款愛立信388價格在1.3萬元左右,除設備昂貴外,還無中文系統。所以3D技術在泉州制造業普及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外,還需具有能夠讓消費者認可的功能,并且首先要讓人們了解它。”
“從鞋業來說,要用3D打印技術直接替代生產還不成熟。”匹克CEO許志華說,因為鞋子特別是運動鞋講究腳感,而且不同用途的鞋也會使用不同的材質,而目前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單一,還不適于穿著。“如果是打印拖鞋,也許還可以穿一穿,其他鞋類目前只能用于研發階段,讓我們能快速打出一個樣來。不過現在技術發展的速度太快,說不定幾年后3D打印技術就發展到能用于實際生產的階段。”
據楊學太介紹,3D打印用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大部分需要進口,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泉州企業正在自主研發高分子復合材料,已進入實際使用階段,有望將3D打印的成本降低近一半。
“目前還很少聽說泉州有哪一家制作企業或設計公司全面使用3D打印機。”楊學太坦言,3D打印機和“打印”材料成本較高仍然制約該技術的普及,一旦成本下降,“用3D打印整個世界將不再是夢。”
而在張濤看來,3D打印的市場化是要循序漸進的,它需要一個過程。3D打印使用成本的降低和消費認知的推廣是相輔相成的,這也是他們公司在萬達設立體驗中心的意義所在。“只有消費者對3D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會對其產生關注,提出屬于消費者自己的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就是3D技術改進和轉變的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