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兒童膠鞋”塑化劑超標 或有致癌危險
近年熱賣的兒童膠鞋,外表鮮艷可愛,卻可能暗藏致癌危險!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28款兒童膠鞋,發現15款塑化劑超標,有中國產的雨靴及拖鞋超標400多倍,另有3款檢出致癌物苯并芘(BaP),長期接觸可能引致皮膚癌,并影響肝、腎及生殖器官。消委會希望政府加強對膠鞋的規管,又提醒家長謹慎挑選,避免著鞋不著襪,并避免在接觸膠鞋后進食。
消委會昨日公布,早前抽驗28款兒童輕便鞋、家居拖鞋及雨靴等膠鞋,化驗測試其化學物質含量。由于國際間暫時僅土耳其及美國加州對鞋履塑化劑含量有所規定,上限為0.1%,消委會參考該標準發現,其中15款膠鞋的化學物質含量超標,部分超標幅度驚人,當中超標最嚴重的是一款沒有標明來源地的“MYDLRainBoots”雨靴,塑化劑DEHP含量超標433倍,兩款中國產的“羅敷憤怒的小鳥吹氣中童拖鞋”及“黃色小甲蟲雨靴”,DEHP含量均超標逾400倍,而一款聲稱產自日本的“VIC&Charming日本長明健康拖鞋”,及一款中國製的“迪士尼拖DisneyTeam95汽車吹氣童拖”,亦超標300多倍。
另有四款樣本被檢出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簡稱PAHs)超標,其中3款檢出可致癌的BaP,超標最嚴重的是一款“姬菲芙熊貓拖鞋”,BaP含量達3.1ppm,另有一款蜘蛛俠造型輕便鞋,及一款AEON涼鞋,BaP含量分別為2.2ppm及1.1ppm,均超過德國標準上限的1ppm。
八款問題鞋仍發售
消委會已將測試報告交予香港海關跟進,海關巡查時發現,16款不合格童鞋中,八款在市面已購買不到,另外八款仍在發售,海關已抽取樣本交予政府化驗所,現正等待結果。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系小組委員許樹源教授指出,塑化劑及PAHs均對動物的腎臟、肝臟及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塑化劑雖不會有效被人體皮膚吸收,但觸碰后進食,亦可能間接攝入,塑化劑微粒亦可能釋出,經空氣傳播,黏附在家居塵埃,污染食物與食水,或直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而PAHs易經皮膚接觸被人體吸收,BaP更已證實會對人類致癌。
許樹源提醒家長,須謹慎為兒童挑選膠鞋,可讓孩子穿上襪子,減少直接接觸,并教導他們不要在觸摸鞋子后,將手放入口中或接觸食物。他續指,政府至今未將鞋履規管納入《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或《消費品安全條例》,希望政府密切關注本地市場走勢,并參考國際法例,盡快對膠鞋進行規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