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中的“臨沂力量”蓄勢待發
現狀:皮革代理商淪為“搬運工”
臨沂市皮革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如修,歷經多年打拼,已構建起七匹狼皮具遍布省內的銷售網絡,然而在剛結束的2014年春季訂貨會上,他談論最多的卻是“變革”。
“從2009年底起,受關停污染嚴重的小作坊及人工費上漲影響,國內皮料‘漲聲’一片。以我代理的七匹狼皮具中一條普通腰帶為例,2009年售價還在119元,2011年已漲到了139元,今年更是部分款式漲到了159元。與此同時,消費者卻普遍扎緊錢袋子觀望,這讓我們銷售渠道商頗感‘壓力山大’。”張如修坦言,再不籌謀變革,代理商的路子將越走越窄。
對于臨沂為數眾多的皮革產品代理商扮演的角色,同為副會長的獸王皮鞋山東營銷中心總經理王生偉,則直接用“搬運工”來形容。“代理商辛苦打拼,干的是將廠家的貨運來,再設法分銷運走的活;要備貨可以,沒見一個皮毛就得先付30%的定金,而廠商則可以‘零庫存’,將風險全轉嫁給代理商。”王生偉說,皮革品牌代理商如今處在上擠下壓的窘境中,毛利卻在不斷縮水。
而在我市引以為傲的皮革原料環節,也面臨著量雖大但技術欠缺的局面,初加工的原料還要運往外地完成染色和脫脂等深加工。蘭陵縣金信皮革有限公司作為我市皮革原料生產領域佼佼者,其主產的綿羊、山羊服裝革以及鞋面革,已占據國內三成以上市場份額,并長期與百麗國際旗下多個品牌保持供貨合作,但總經理劉寶林也坦言,“皮革原料我們能做到全國前列,但如果做加工、做市場,我們可能就是門外漢。雖然涉足皮革行業這么多年,但目前還是止步于原料生產這個環節。”
變革: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
如何變革求強?對于終端為王有深刻認識的王生偉,曾想變加盟為直營,但隨之而來的運營成本激增,以及管理能力儲備跟不上,卻成為他眼下突破不了的瓶頸。“在考察學習后,我想到了強化加盟商團隊的解決辦法。具體而言,就是先轉變自己的管理方法,由以往單純注重走量的營銷型模式,升級為教會下級加盟商如何成長,以實現共同發展的‘教導型’。”王生偉說,不讓團隊的任何一員掉隊就是著眼未來的勝利。為此,他已考察學習“生活館”模式,打算教會加盟商從如何做強會員中要效益。
18日,記者采訪中看到,在位于華豐箱包市場內張如修的七匹狼皮具專賣店里,不少顧客從網上下單后趕到店內挑選、自取。而他已掌控的4家天貓店和百家電商的分銷網絡,已讓線上銷量占到了他營業額的近兩成。
與此同時,將羊皮原料加工做到業內前列的劉寶林,也想到了做自己的品牌。“考察發現,有兩大因素制約我轉型。首先是技術瓶頸,北方干燥的氣候不適合發揮膠水的最佳膠合度,需要我引入技術加以克服。再一個就是要破除隔行如隔山的猶豫心理,在皮革行業不同領域,生產加工和市場營銷也不同,皮制品的加工不僅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撐建廠房購設備,還得需要各類技術人才,這都是我們的弱項。而市場拓展、品牌打造也是我們不熟悉的,補齊這些短板首先需要我們鼓足變革的勇氣。”劉寶林說。
{page_break}
反擊:欲打造臨沂為皮革“品牌之都”
3月7日,對我市皮革產業發展產生劃時代影響的一個事件發生了,臨沂市皮革行業協會應時而生,廣東深圳、浙江海寧、溫州等地在臨沂發展的皮革領域商家,以及臨沂華豐國際商貿城、臨沂海寧皮革城、萬力臨沂皮革城、臨沂華豐箱包市場等市場業戶代表抱團走到了一起。
“臨沂皮革行業協會之所以成立,意在為臨沂皮革行業及周邊配套產業協同發展建立有效的組織平臺,標志著臨沂皮革行業誕生了規范化、創新化、品牌化的領軍機構,更加拓寬了本地區皮革產業的國際化發展。”臨沂市皮革行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陳卓介紹說。
他的這番話并不是信口所言,在協會成員首批通過的決議中就明確提出了“行動路線圖”,即今年在協會框架內率先成立皮毛、皮鞋兩個專業委員會,加快產業標準化制定,告別100張毛皮可能有100個等級的歷史。同時,抓住珠三角地區皮革制造業轉移的契機,加快招大引強承接轉移的步伐,補齊我市皮革制造業短板,進而培育本土皮革品牌。
“我們的抱團發展的一大目標就是,推動臨沂皮革產業園建設,將皮衣、皮具、皮件、鞋類、箱包手袋等皮革制品、原料以及皮革輔助材料、皮革五金、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等相關行業囊括其中,做好服務、協調、自律、培訓等軟實力服務,形成‘核聚變’反應,最終期待著將臨沂打造成為未來的皮革‘品牌之都’。”陳卓滿懷信心地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