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市場趨于成熟狐皮價格理性回歸
近日,筆者從國內毛皮交易市場獲悉,今年年初國產狐貍皮價格大概在每張300~900元,狐皮價格呈現明顯的回落。毛皮行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3年好,3年壞。也就是說毛皮市場和毛皮價格通常以3年為一個周期,每3年毛皮價格會達到一個頂峰,3年后就開始回落,而此次市場周期已經超過3年上漲期,從2008年開始延續了5年時間之久,如今處于回落期。
毛皮價格回落是正常的
隨著毛皮市場不斷成熟,人們逐漸恢復理性,毛皮價格回落也是必然的。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的專家崔向軍,在談及毛皮價格起伏背后的原因時說,2013年國內國際各類生毛皮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藍狐皮價格下跌幅度最大,這是由全球經濟不景氣、毛皮零售市場需求整體下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崔向軍認為,這種價格回落是正常的,因為過去幾年里,生毛皮價格上漲速度過快,漲幅過大,價格虛高。
以藍狐皮為例,2008年國際拍賣會上藍狐皮價格為每張600~700元,今年已經漲到每張3000元,漲幅高達300%多。國內藍狐皮價格也緊隨國際市場的步伐,從2008年~2009年的大約每張200元上漲到今年的每張1300余元,漲幅更是高達550%。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幾年裘皮產品逐漸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認可,國內外裘皮市場需求不斷加大,因而導致生毛皮價格同時上漲;另一方面是中國企業在國際拍賣會上的惡性炒作造成的。
多元化發展是生存之道
狐皮產業的突破口在哪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了關注、預測各狐種的年產量以外,還要提高行業產業化程度。靠數量、質量來求得養殖場(戶)生存發展并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轉移發展方向,多元化發展是毛皮產業今后的工作重點。沒有飼料企業的發展壯大,就不可能使狐皮質量及生產效益得到提升,沒有加工企業的市場開拓,就沒有目前的市場容量。專家認為國內養狐業應少引進多培育,抓好飼料的品質,提升飼料企業的飼料穩定性、合理性,使飼料、養殖、加工等產業多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