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湖皮革城"胎死腹中" 未開業就先停工
12月8日上午,記者沿著九瑞大道,行駛到九江縣港口鎮生機林村后,再從055鄉道上行駛了6.5公里,這才到九江縣赤湖工業園,沿途問了幾位村民赤湖皮革城的地址,可他們仿佛從未聽說過。
“我不知道,你去問下別人吧。”村民指著通往工業園的路,并示意記者去向別人打聽。詢問未果后,記者只好開啟導航,搜索到赤湖皮革城后,經過十多分鐘的車程,終于到達工業園區。盡管赤湖皮革城是一個大項目,但為了找到它,記者還是花了不少時間。
在赤湖皮革城的工地上空無一人,由于長時間無人打理,工地上的雜草已經長到近一米高。除此之外,腳手架的腐蝕程度也證明了這個項目已經停工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工程內部有一家攪拌站,“以前是給皮革城提供混凝土的,由于停工,我們只能往外送了。”對于赤湖皮革城的突然停工,這名工人并未多說,不過,他告訴晨報記者,工程停工大半年,赤湖皮革城也破產、清算了,現在由承包商在接管,他們在旁邊的銷售中心出售廠房。
在營銷中心的辦公樓里,百余平方米的銷售中心僅一位工作人員負責。在大廳里有一個關于占地600畝的赤湖皮革城規劃沙盤,其中包括:名展館,商場,廠房等模型。
記者向工作人員詢問購買商場等業務時,工作人員表示并不清楚,隨后從樓上叫了一位葉姓經理下來接待。
“目前我們只賣廠房,商鋪這塊還沒開始賣,那一塊需要等到明年。”葉經理下來之后介紹,由于管理層內部出現了一些矛盾,所以工程停了一段時間,需要等到明年才能重新開工。
“不要聽他們的,赤湖皮革城項目欠了他們很多錢,所以他們在這里賣廠房。”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整個工程基本上都處于欠款狀態,所以這個項目近期內基本上不可能重新開工建成。
拖欠了數億工程款
眼看著2015年就要到來,王華(化名)再次變得焦慮不安,對于去年被上門討賬的經歷,他記憶深刻,今年又開始了。去年幸好九江縣政府先行墊付了40萬元,讓他暫時渡過了難關,但是今年,他卻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王華是一位外墻油漆的包工頭,平時比較勤奮,攢下了不少積蓄,可是自從通過朋友接下九江縣赤湖皮革城這個工程后,他不但拿出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近200萬元的外債。
“我有一個朋友認識赤湖皮革城的董事長黃敏,所以就幫我接下了皮革城1標和3標的外墻油漆工程。”王華說,這個工程的利潤還可以,只是需要全部墊資,等工程驗收之后三個月之內付清。
雖然工程存在風險,但一想到黃敏已經投入了2億資金,王華的顧慮便小了很多,因為他只需要墊付200多萬元的資金。
簽訂合同之后,2013年8月,王華就帶著人進駐了工地,直到2014年4月,王華發現很多工種都停了下來,而且還有風聲傳出黃敏資金鏈出了問題,于是他也把工程停了下來,之后就再也沒有開過工。
與王華一樣,在赤湖皮革城工地上,所有包工頭簽訂的都是全部墊資的合同,當王華停下工程的時候,他已經墊付了270多萬元。
“這筆錢在所有的包工頭中,還算是比較少的。”王華告訴記者,整個赤湖皮革城項目共劃分了5個標段,他所參與的1標和3標共有40棟建筑,每棟建筑的造價大概在2000萬元左右,這些錢基本上都是由包工頭墊付。
“今年9月份,皮革城項目的承建商又找到我們說,資金很快就能到位,希望我們能盡快把工程掃尾。”王華說,僅1標和3標就拖欠了數億元的工程款,所以沒有一個包工頭繼續開工。
“大動作”致資金鏈斷裂
沒有人繼續開工,皮革城項目就這樣被停了下來,從記者得到的一份九江縣法院發布的公告來看,在2014年9月,九江赤湖國際皮革工業城有限公司就面臨著破產、清算。
沒過多久,公司又被更名為九江領風皮制品工業城,另外,記者還證實到,黃敏已經被九江縣公安局關押在九江縣看守所。至此,這個投資幾十個億的項目還沒有建成就宣告破產。
尚未建成就宣告破產,那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投資建設這個項目?晨報記者從王華處了解到,黃敏曾聽聞東部沿海的皮革市場要向中部轉移,所以便率先在九江縣投資了一個加工、銷售一體的皮革城項目。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九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監察股工作人員馮斌的默認,“人家的支柱產業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轉移到中部,黃敏還是太急了一點。”
太急也是這個項目破產的原因之一。據馮斌介紹,整個皮革城項目總共有93棟建筑,僅有7棟沒有建設,同時開工建設了86棟,而且開工的建筑有80%完成了主體,但能交付使用的卻沒有。
“一下子把架子拉的太大了,而且還是同時建設,即使前期都由承建商墊付,他也要投入綠化等設施建設,而且在九江市區還弄了一個辦公地點,請了幾十個員工,這里一年也需要近千萬的花銷。”馮斌告訴記者,框架太大導致需要花銷的地方太多,再加上招商困難,這些因素一下子就拖垮了黃敏的資金鏈。
據馮斌介紹,在赤湖皮革城宣布破產時,整個皮革城里也只有黃敏投資的幾個小型工廠,而且跟皮革城一起倒閉。
“如果黃敏的動作要是小一點,將整個工程分幾期慢慢做,說不定現在會是另外一種結果。”馮斌說。
政府重新招商,欲盤活皮革城
無論原因如何,赤湖皮革城破產的局面已經無法改寫。黃敏曾在媒體上表示要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在園區形成年產值500億元的皮制品產業,除每年過10億元的稅收外,更要解決5萬余人的就業問題。可不到一年,這個項目就已經擱淺,但600畝的土地,投資數億元的廠房,難道真的要淪為一片爛尾樓?
就赤湖皮革城停工一事,記者找到赤湖工業園管理局。分管宣傳的一位副局長表示,關于皮革城的具體情況,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們肯定不會讓這個項目就此爛尾。
“這個項目停工之后,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甚至成立了專項處理小組,目前九江縣政府和我們管委會都在積極重新招商。”該副局長說,招商情況還比較好,已經有投資商打算接手。
對于有投資商打算接手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確實有投資商對這個項目感興趣。
“招商嫁接確實是盤活這個項目的唯一出路,因為這個項目太大了,九江縣財政根本沒有辦法吃下來,像去年為了解決這個項目欠薪問題,九江縣拿出了2000萬,這已經到了極限。”知情者說,現在只有等投資商確定了投資意向,九江縣政府才會出面協商,清算赤湖皮革城的賬務,而在此之前,九江縣政府不會有太大舉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