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夾擊 鞋企遭遇“血的挑戰”
作為東莞第六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制鞋業,今年經歷殘酷挑戰。很多鞋企扛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卻沒扛過2014年。鞋廠關停、老板跑路的消息陸續傳來。不論是材料供應商還是工廠,都表現得小心謹慎。為保證資金鏈安全,他們改變了過去長期的生意習慣,一切現金操作,先收錢再出貨;或是關掉工廠轉做貿易公司,將訂單外發。然而,隨著東南亞等其他國家制造業的崛起和成熟,分食國際訂單已對東莞制鞋業形成巨大沖擊。
2008年的金融危機好像一場急病,來得快去得快;而今年的形勢猶如慢性病,下猛藥也沒用?!按蟛糠中瑥S要么就是保本,要么就是虧錢”— 有鞋企高管如是說。悲觀氣氛中,整個行業都在尋找出路。
形勢逼人
“鞋廠在東莞生存的壽命是個未知數,普通的來料加工基本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今年大部分鞋廠要么就是保本,要么就是虧錢?!?/p>
位于厚街的寶鼎鞋廠,開廠已經有13個年頭了。這個冬天,從表面看起來也沒有什么不同,從廠區到辦公室,所有員工各就各位,生產正常有序,看上去風平浪靜。但寶鼎的副總經理王仁國說,從2008年開始至今,東莞鞋業形勢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東莞的鞋業遭遇的更是“血的挑戰”。
人工、社保要求提高 一個廠年增開支兩三百萬
“工廠就是夾心餅,工人工資漲,社會福利待遇一直有要求,客人訂單價錢在下降。今年開年以來,工人工資又上漲了200元,平均工資去到3200元?!蓖跞蕠闷鹩嬎闫饔嬎悖航衲昝總€月工資支出比去年增加了16萬元,社保支出多了三四萬元,兩項加起來工廠每個月的負擔多了20多萬,一年多了兩三百萬的負擔。
自2009年開始,寶鼎鞋廠每年過完年回來就要漲工資,不然招不到人。今年東莞對工廠購買社保的要求也提高了。去年政府要求企業給員工購買社保,參保人數要達到50%的員工人數,今年是要求要給75%的員工購買社保,社保基數也提高了100多元。今年員工的社保提高到每個月598元,其中工廠負擔部分大概是400元。即便如此,很多工人還不愿意買社保。工人們反映,回老家以后,社保轉不回去??床【驮\要到指定的醫院,轉診報賬比例又不一樣。企業要掏錢給工人買社保,還要逐個去做工作。至于工廠相應的硬件設施,環保、勞保、員工體檢等等,以前政府部門只是抽查個別企業,今年是全面檢查。
訂單一再減少 一雙鞋利潤幾毛美元
國外客戶對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現在客戶都要求出貨前要看測試報告。2002年之前,只要做出來像只鞋子,全部“出出出”。今年以來,就是一個線頭,哪怕是膠水線,都有客戶發圖片要求整改。
工廠生存環境越來越嚴苛。本來各項支出成本都在增加,又遭遇今年大市不妙,訂單不僅減少,客戶還不斷壓單價,平均從原來基礎上再降0.5美元。而一雙鞋的利潤本來就薄得不能再薄,也就幾毛美元。鞋廠還有傳統的淡旺季,比如三、四、八、九月,這四個月的淡季要其他月份做的單去填?!霸谶@樣的內外夾擊之下,鞋廠在東莞生存的壽命是個未知數,普通的來料加工基本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今年大部分鞋廠要么就是保本,要么就是虧錢?!蓖跞蕠f。
紛紛關停
“真正蓄意跑路的老板會有,但不多。能堅持誰不想堅持?能不倒閉誰想跑路?明年,很多企業仍然要在生死之間掙扎?!?/p>
實際上,僅10月份一個月,東莞就已有數十家較大鞋廠傳出關停消息。其中,在厚街辦廠14年的興鴻鞋廠較為知名。與工人們所控訴的臺灣老板周仲銘是蓄意跑路不同,有同行的知情人士表示,周仲銘在業內信譽良好,也向村里表示有意向繼續做,工廠方面也一直都有訂單,原來的廠房可以容納兩三千人,后來員工流動大,余下700多人。剛好廠房到期,周仲銘曾向村里提出尋找合適的廠房,搬到小一點的廠房,以減少成本支出。此時資金鏈管控出了問題,客戶欠他的貨款沒到,他又欠供應商貨款、工人工資未發。最終鞋廠停工,周仲銘滯留臺灣不歸,事件被移交給公安立案,這也讓許多業內人士感到惋惜。
而在此前不久,厚街赤嶺有間鞋廠,老板離廠去找人合作,還沒來得及趕回來,工廠已經“被停工”。據厚街監察部門介紹,由于資金周轉不靈,老板存在欠薪的事實,工人到法院起訴,導致法院查封而停業,這類倒閉情況并不在少數。官方認為,這跟惡意欠薪跑路還是有區別的。但關于鞋廠的壞消息不斷傳出。12月20日,臺資鞋廠東莞市普威鞋業有限公司被傳倒閉,這家經營了22年的臺資鞋廠出現停工。南都記者從勞動監察部門獲悉,普威鞋業今年訂單下滑明顯,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公司高層決定將該廠合并到普威旗下在莞的另一間工廠鼎力鞋廠。兩間鞋廠距離并不遠,但有些工人對公司信心不足,誤以為工廠要倒閉了,有些工人則提出要辭職回家過年,并要求工廠補償一個月工資,于是出現了停工停產的情況。目前,部分工人已經轉移到鼎力鞋廠繼續生產,老板也沒有跑路。
“真正蓄意跑路的老板會有,但不多?!痹跂|莞做了20年皮料的商人王永培也表示惋惜:“能堅持誰不想堅持?能不倒閉誰想跑路?你想想,一跑路,面子、名氣、家庭什么都丟了?!被谠谛袠I已經有二三十年的經驗和市場敏感,王永培預測,年關逼近,很多工廠可能就要“上路”了?!安皇俏覟貘f嘴,我估計明年倒閉的企業還會更多,失業率會更高。明年,很多企業仍然要在生死之間掙扎。”
“我估計年前幾十家鞋廠是要倒閉的。”對于接下來的形勢,王仁國同樣悲觀:每年年底是一個很頭痛的時期,工人這個時候流失了就不會回來了;年底材料廠商貨款催得緊,貨款又沒到的話,工廠資金周轉就會不靈,而明年開年二、三、四月又是淡季,怎么熬過去?在這樣的多重壓力夾擊之下,有些工廠老板干脆不做了。
談及寶鼎鞋廠現狀,王仁國說,他們一個月工資支出就要200多萬,最慘的一個月做了4萬多雙,而一雙鞋就只有3-5個點的利潤,一個月要做18萬-20萬雙才能保本。“我們的目標就是持平,今年能持平就不錯了。”
外發訂單
“今年厚街皮料、鞋材等材料市場凸顯貿易化轉型趨勢。僅河田路口至河陽大廈沿線,貿易公司達3 0 0 0家以上?!?/p>
“鞋博士”王勇均留意到,今年東莞的鞋廠少了,但貿易公司多了起來?!耙驗楣S還有訂單,但是生產成本高企,又招不到人,只能把工廠收了,做貿易接單然后把訂單外發。由于東莞制鞋市場成熟度高,企業更愿意把采購和研發留在東莞,像厚街河田皮料街一帶,今年多了很多貿易公司,這些貿易公司接單后,基本都是外發的?!?/p>
皮料商肖海波認為,今年厚街皮料、鞋材等材料市場凸顯貿易化轉型趨勢。僅河田路口至河陽大廈沿線,貿易公司達3000家以上??蛻粝矚g來厚街貿易公司看樣品,然后下單,再由外地工廠生產。
大廠變小廠成為趨勢
關掉工廠轉做接單,工廠轉型為貿易公司,在王永培看來,有實力的人,有敏感性的人早在3年前就這樣做了。而收縮規模、搬遷轉移,大廠變小廠,也是今年以來的一股大趨勢。除了一部分倒閉的臺資廠,多數有實力的臺資廠搬遷到東南亞等其他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的地方;留在本土的工廠則收縮生產線,許多鞋廠從原來幾千甚至幾萬人的工廠,逐年收縮到幾百人的規模。
東莞市鞋材行業協會會長方沛基認為,厚街鞋材貿易市場已經高度成熟并形成品牌效應,全球的客戶都會跑來厚街采購;但這些材料多數不在厚街生產,厚街承擔更多的是接單和采購的功能,這已經是近年來形成的新趨勢。
鞋材市場采購功能凸顯
方沛基指出,工廠雖然轉移走了,訂單也轉移了,但他們卻不是向一個地方轉移,而是分散在許多地方.那么這樣一來,其他地方就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材料專業市場,因此,原本就具備基礎優勢的厚街鞋材專業市場的采購功能和集聚功能便進一步凸顯出來。
不過,劉勁對此持保留態度。他說,很多企業關了工廠轉做接單貿易,往外發訂單,今年有這種趨勢出現,但還是要回歸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外發的訂單質量是沒有保障的,所以說這樣的路能走多遠就不知道了。
現金操作
按照今年的形勢,拿1000萬做皮料生意,估計一年賺不到20萬,放銀行還有50多萬的利息。誰還愿意做實業呢?
一提到今年的形勢,皮料商人王永培就一籌莫展,嘴里反復念叨:苦。做實業真苦。他說,去年賣一尺皮料賺1.5元,今年賣一尺要虧3元,1000萬進來的貨,賣出去才700萬元?!皼]辦法,不虧本賣根本賣不出去,現在企業手頭都沒錢?!?/p>
不敢給客戶賒賬 因企業倒閉風險提升
從今年5月份開始,王永培就意識到,今年要死掉一大批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