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連續三年未實現盈利
權威信息透露,李寧2014年虧損8.2億元,此前的2012財年、2013財年,李寧公司分別虧損約19.8億元和3.9億元。至此,連續三年無法實現扭虧為盈的李寧顯得越發尷尬。
2014年11月17日,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公告稱,董事會宣布金珍君于2014年11月14日起退任代理行政總裁一職,在新行政總裁就任前,行政總裁的職務由李寧先生履行。
對于金珍君的退任,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其對中國本土市場不夠了解造成的,韓裔美國人金珍君沒有“基層工作和生活的經驗”,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復雜顯然也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的離開,也再次宣告李寧公司換帥失敗。
另一側,則是丁世忠肆意的笑容。就在李寧換掉總裁的前一個多月,2014年10月13日,安踏與NBA 正式簽約,成為NBA 官方市場合作伙伴以及NBA 授權商。安踏(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現場放出豪言:“簽約NBA,做到中國籃球市場第一。”
事實上,此時的安踏不僅僅是籃球市場的第一,在銷售額、公司市值等多方面其已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李寧公司,成為中國本土體育品牌新的霸主。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市場霸主的易位?李寧緣何敗北?安踏又是如何逆流而上的?李寧跟隨中國體育品牌野蠻生長時期一路走來,也是“黃金時代”中成長出來的知名本土品牌之一。
1990年,聞名世界的體操冠軍李寧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品牌,公司創立之初,便開始了與中國奧委會合作,李寧本人不知疲倦地出現在各項體育賽事和活動中。
很長一段時期內,在中國消費者眼里,李寧這個品牌儼然成了國家的象征。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李寧身著自有品牌運動衣,在數十億人的目光下點燃奧運主火炬,這是李寧“黃金時代”的一個絕佳縮影。那一年,李寧公司的收入為66.9億元,僅一年后,便增長到83.87億元,以勢如破竹之勢超過阿迪達斯的約70億元的銷售額。
銷售額背后是跑馬圈地的功勞,僅2009年一年內,李寧公司就新開了1239家門店,總量達到8156家,打造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運動裝備分銷渠道。
通過擴張換來業績的同時,也埋下了隱患。北京奧運后,李寧公司制定了新的商業發展計劃,揚言要在2013年實現200億元的收入,同時將戰略目光對準了國際市場。為實現這個宏偉計劃,2010年李寧公司啟動了品牌重塑工程,更換新的LOGO與口號,品牌定位為“時尚、酷、全球視野”,目標人群盯緊“90后”年輕人。一時間,“90后李寧”的廣告鋪天蓋地。這樣的市場戰略,最直觀的結果就是產品價格的升高。一年時間,李寧公司先后三次進行連環提價,7% 至17.9% 不等。以球鞋為例,價格從兩三百元,調整到品牌重塑后的四五百元。這樣的價格,對于其所定位的消費者群體來說顯然偏高,在同樣的價位上,他們何苦不去選擇阿迪達斯、耐克等外國品牌?
策略的改變,不僅讓李寧的產品喪失了原本性價比高的優勢,也讓“李寧”這一品牌逐漸遠離原有的70 后、80 后消費群體。很快,市場便還以顏色。2011年財報顯示,李寧公司年存貨額高達11.33億元人民幣,致使其2012年多次發布業績預警。2012 年6月第四季度訂貨會上,公司訂貨額創下高達雙位數的跌幅。
2012年財報顯示,李寧公司年度業績虧損19.79億元,這也是李寧自創立以來的首次虧損。隨后,2013 財年李寧公司虧損3.9 億元。2014 年上半年報公布,李寧公司虧損5.86 億元,無奈之下只好關閉門店以止虧,僅2014 年上半年司就關掉了244 間店鋪,并且取消3個經銷商。
李寧本人曾反思公司銷量下滑的原因,他認為首先是戰略失誤:“現在李寧很重要的是戰略上發生了變化。過去的行業模型基本上是批發零售的做法,現在則要導向消費需求,這點改變很大。另一個變化是過去我們雖專注做體育用品,但核心業務不夠專一,這成為李寧公司銷售下滑的拐點。”
另一方面,固守發展模式成為李寧公司第二項大失誤。李寧公司一直堅持輕公司發展模式,即生產與銷售在外的發展模式,這樣的模式導致李寧公司并未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與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和批發商直面。因此,李寧公司的產品設計只是基于經銷商與批發商反饋的意見,并不是市場第一反應,對消費者的需求及市場的反應速度較慢。“公司最重要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模式失誤,導致了銷售不暢、庫存居高不下、供應鏈失控等問題。上市公司要求業績,這也使得李寧公司最終發生人事震蕩,出現高管接連辭職等連鎖反應。應該說,李寧公司盛極而衰,戰略定位失當與發展模式不再適合當前發展是主要原因,業績下滑則是結果。”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如此分析。
與此同時,放棄知名賽事的冠名,也加劇了李寧的衰退。早在2004年時,李寧公司便放棄贊助CBA聯賽;2009年,李寧公司放棄與中國奧委會合作;2014年8月,與中國體操隊長達23年的戰略合作又被安踏搶走。“有些太隨意了,應該謹慎些,不至于把幾項資源都放棄了。”一位李寧公司前高管曾如是說道。
而被李寧放棄的,則被安踏撿了起來,成為其翻身的砝碼。市場戰略的精準判斷和不懈堅持,以及極強的把握機會的能力,是安踏能夠反超老大哥李寧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