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中國大陸最大的鞋業基地
鞋業是晉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行業總量占全市工業總量28.6%以上。2014年,晉江全市共有各類制鞋生產企業3338家,從業人數25萬人,規模以上產值940.86億元,產值超億元企業達163家、超5億元企業達44家,年產運動鞋15.7億雙。
目前,晉江制鞋行業集聚了一大批龍頭企業,全市擁有44家上市公司,其中鞋類上市公司占據一半,達到22家,安踏、喬丹、德爾惠等公司在國內不僅擁有較高的知名度,還有獨立的創新能力。
兩岸交流不至于經濟與技術的合作,還在于搭建兩岸服裝設計人才培養與交流的橋梁。據悉,本屆鞋博會期間,將舉辦海峽兩岸大學生服裝作品展,通過挖掘和展現優秀設計作品,啟迪產業設計靈感,吸納集聚海峽兩岸大學生的服裝設計創意,推動大學生設計成果的運用轉化,助力晉江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劉文儒說,兩岸一家親,臺灣和晉江都使用閩南語,語言相通,人文相近。在從“晉江制造”走向“晉江智造”的路上,臺灣設計與臺灣技術將成為晉江鞋業生產自動化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相關鏈接:
在淘寶網上,“莆田”,是和“高仿”、“假貨”等字眼有緊密的聯系。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4年淘寶查封莆田賣家賬號就超12萬個,其中屢犯售假賣家達到3.2萬。淘寶與公安等部門聯手線上線下打擊假貨數據顯示,近9成售假團伙來自主要的十個區域,其中前三大區域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以莆田為核心的東南區域。由于莆田生產銷售假冒運動鞋可謂“名聲在外”,心有余悸的消費者往往對當地運動鞋進行“一票否決”,當地一些售假團伙并不甘心,甚至“出走他鄉”選擇異地注冊、異地發貨繼續違法行事。
2014年4月,淘寶網通過大數據核查發現,發貨地為上海的假冒運動鞋數量急劇上升,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福建某地售假團伙正有組織地前往上海異地發貨。隨后,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經偵支隊一舉搗毀這個以莆田為生產源頭,經銷網絡涉及上海、浙江、福建、湖南等地,生產銷售假冒品牌運動鞋的犯罪團伙,涉案總價值高達2150多萬元。
2014年11月,“莆田陳某等人制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成功破獲:莆田經偵大隊在阿里安全團隊的積極配合下,與上海、浙江、廣東警方聯合行動,在莆田、上海、杭州、廣州等地一舉抓獲涉嫌非法制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犯罪嫌疑人11人,查獲假冒耐克、阿迪達斯、新百倫等品牌運動鞋5萬余雙,涉案金額近5億元,徹底摧毀了一條以非法制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運動鞋獲取非法利益的犯罪產業鏈。
2014年底,為了解當地制假售假的根源,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和行業運營小二前往莆田,與當地政府進行了深入溝通。據了解,莆田市政府為了摘下“假鞋之都”帽子,近年來付出的努力并不算少。
作為國家鞋業出口的重要生產基地,從上世紀80年代起,耐克、阿迪達斯、PUMA、Timberland等世界知名運動品牌就把莆田作為代加工工廠。搭上這股西風,莆田涌現出一大批制鞋企業,它們積累了大量世界頂級水平的造鞋工藝與經驗。
然而,隨著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阿迪達斯、耐克、clarks、k-swiss等制鞋企業紛紛增設在越南、印尼的生產線,已在莆田“行走”30多年的制鞋產業開始出現疲態。數據顯示,莆田當地有獨立成品生產能力的工廠在3000家左右,運動鞋鞋年產能最高可達到20億余雙,但最高閑置產能卻超過了12億雙。
為了生存,部分企業不得不走上歪路,“莆田鞋”開始成為“假冒”代言詞。2010年開始,莆田市政府不斷加大重拳打假的力度,并為廠商提供政策扶植和優惠。然而,習慣了代加工模式的莆田鞋企并沒能尋找到好的方向,在品牌推廣、開拓和銷售上成績有限,最終真正成長起來的自主品牌寥寥無幾。而應互聯網而生的當地30萬電子商務大軍,由于苦于當地沒有好的品牌分銷,不得已繼續與執法機關玩起貓抓老鼠的游戲,將造假“從地上轉到地下、從線下在線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