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大量鞋子被“退運”
據悉,去年,歐盟共發布鞋類產品通報77例,其中33例為中國產品。
記者日前從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一季度歐盟共發布鞋類產品通報10例,同比下降47.37%。其中,溫州一鞋企因六價鉻超標致1萬多雙男鞋遭退運,貨值在10萬美元以上。
據悉,此次發布的10例鞋類產品通報中,通報國家為西班牙、法國和德國。其中,中國產品7例,同比下降50%。通報的原因中,8例因六價鉻超標存在化學風險,另有2例存在窒息風險。其中,溫州一鞋企因六價鉻超標,致整批出口西班牙共1.6萬雙男鞋遭退運,貨值在10萬美元以上。
“六價鉻超標,主要出在對原材料把控不嚴上。”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業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鞋品六價鉻超標是鞋類行業目前的一大難題,建議鞋類企業對原材料加強管理或改進生產工藝,“可讓供應商提供相應的原材料檢驗合格證明,或是自行送檢,規避此類問題的發生”。
相關鏈接:
眼下正是換季的時候,商場里購買新鞋的消費者不少。說起挑鞋的標準,市民郭女士表示眼緣最重要,“有時候是第一眼看上了,就抑制不了購買的沖動。女人買東西,總是先看外觀的。”
在挑選鞋子時,不少消費者將外觀作為購買與否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事實上,鞋子的質量問題更加重要。“例如,鞋跟的高矮、硬度對于人體的膝蓋、背部以及身體姿勢都會產生作用,材質也會有一定影響。”
然而,隨著網絡購物的盛行,不少消費者被網絡上的圖片吸引,購買了好看但不合腳的鞋子,最后只能束之高閣。
在此,質監部門提醒消費者,買鞋子還是去實體店比較好,通過“一看二摸三聞四試”來決定購買與否。首先看鞋放在平面上是否能立刻靜止不動,兩只鞋是否對稱;其次摸一摸鞋內外有無不平整的地方;再次聞一聞是否有劣質材料散發出的刺鼻氣味。
“最重要的是試一試,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通過試穿可以判斷腳弓是否貼合;掌面與平面之間是否貼合;鞋跟是否后傾;重心位置是否偏離掌心等。試穿時可以按照正常的姿勢行走幾步,輕輕地旋轉一下,看看是否穿著舒適。”張紅林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