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角料”也有大用途 鞋服行業因此增500萬元效益
邊角料也有大用途,千萬別扔,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海峽兩岸大學生設計工作坊第8場——普斯特專場順利結束。來自臺灣師范大學、臺灣亞洲大學、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天津美術學院、華僑大學、福建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學院的16名學員,在指導老師及普斯特企業的大力配合下,創作出了40件作品。評委們綜合考評設計作品的功能性、外觀性、創新性及展示性,最終天津美術學院龔莉鈞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陳芯惠組設計的《Perseid》奪得冠軍。
據介紹,本屆普斯特杯工作坊圍繞著“飛織”材料及工藝,共有5個主題方向,分別為公司的LOGO設計、毛衣設計、飛織鞋面設計、周邊產品環保產品設計、未來發想設計。尤其是橫機周邊環保產品的設計,學員們廢料回收使用的設計均很驚艷,獲得評委及普斯特公司的一致贊賞。
“除了毛衣之外,我們一年生產的飛織鞋面可達700萬雙,相當于1400萬片,而每片飛織產品需要裁去的邊角料接近一半,這樣就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費,而且也不符合環保的需求。公司之前都是把裁下來的邊角料破碎成不成型的碎片,賣給一些做工業廢品回收的,但很不值錢。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邊角料,一直是公司較為頭疼的問題。這次設計工作坊學生在這方面帶來了很多的創意,想法都很有建設性,例如做成腳后跟、花瓶等等。這些設想不管哪個項目落地了,一年至少能幫助公司產生400萬元至500萬元的效益。”福建普斯特服飾有限公司品牌運營總監蔡燦榮說。
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楊學太介紹,預計明年該項活動的時間會拉得更長一些,讓學員們可以把創意設計概念的實物做出來,并進行產品舒適度等方面的測驗,加強設計的落地性。此外,今年設計工作坊主要在雨傘、鞋服行業,明年計劃延展到嬰童、戶外、食品等晉江產品,讓企業都能感覺到設計工作坊的魅力。
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是缺乏創新的頭腦,扔了很多好東西。其實任何東西都有它自己的利用價值,只要我們認真的思考一下,變壞為寶不是不可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