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勇稱福建鞋企“一帶一路”仍有優勢
在商業氛圍濃厚的福建如何處理官商關系?民企出現“倒閉潮”,福建的鞋廠還好嗎?針對這些問題,昨日福建省副省長梁建勇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福建的鞋企在“一帶一路”中出口到中東、非洲仍具優勢,并且通過電商銷售,去年達數億元。、
政商之間沒有接觸就沒有服務
記者:福建因為民營企業發達,官員和商人打交道的機會一定非常多,那么福建的官員如何把握“8小時以外”的時間呢?
梁建勇:中央有廉政準則和規定,我覺得和企業接觸是保證,沒有接觸就沒有服務,關鍵是不要利益輸送、勾肩搭背。和企業的往來和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更多地了解企業,更多更好地服務企業。
領導既要擔當也要廉政。這兩方面去講,一要敢于擔當、為企業服務,為企業的困難去排憂解難,這是政府官員應當做的,同時也應當把握住這一點,不能和企業有利益輸送。
記者:福建人的海外關系較多,在清理“裸官”上是否會有困難?
梁建勇:都清理完了嘛。
沒有朝陽產品只有朝陽的模式
記者:都說民企出現“倒閉潮”,也有報道稱福建的鞋廠大規模倒閉,政府感到壓力大嗎?
梁建勇:制鞋倒閉這一塊,我倒感覺最近按照“一帶一路”我們很多產能走出去還是有優勢的,很多鞋我們到非洲、中東去做還是有優勢的。
另外,福建的鞋去年從電商這一塊走得非常多,像莆田、泉州這些地方一年都是幾千億的出去,關鍵是沒有朝陽產品,只有朝陽的商業模式。
公章再多也不能起到監管作用
記者:福建自貿區在簡政放權上走得很靠前,這方面進行了什么探索?
梁建勇:通過問題導向來解決問題,這是自貿區發展的重要特征,在不同的問題當中,我們去做一些突破,比如我們探索“一照一碼”。
記者:那簡政放權后,政府監管怎么辦?
梁建勇:監管不能只講事前監管,我們現在還要講事中、事后的監管。監管不是憑一個公章、一個審批就是監管,監管是伴隨著政府部門的整個過程,公章再多也不是真正能夠起到監管作用。監管是一種體系的建設,公章永遠蓋不出生產力,效率比效力更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