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美國氣候導致零售表現疲弱影響中國制鞋商的生產量
中國皮革業在今年初因西方發展國家的鞋履訂單下降而增長放慢,業界和整體出口在首季結束時有復蘇的跡象。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先生

亞太區皮革展有限公司董事段佩玲女士
蓬勃的汽車業可以彌補鞋履皮革需求的下降,汽車需求一直是皮革業過去一年半的推動因素。再加上皮革主要供應國如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等的屠宰活動下降,其他國家向生皮和半制成皮出口實施禁制,汽車業對高級皮革的穩定需求一直是原材料價格的支持,較低檔次的皮革卻依然囤積大量存貨。
自從皮革價格于兩年前上升超過市場所能負擔,加上原油價格下降,制鞋商開始以合成物料代替皮革。約58%的皮革需求來自全球鞋業,市場對作為皮革取代品的合成和功能物料需求上升,為鞋履皮革業帶來負面影響。
雖然如此,最近數星期有明顯的跡象顯示皮革和原材料的需求正逐步恢復。例如美國生皮及皮革協會(USHSLA)報告指出,美國的皮革出口對比去年同期首季上升了3.5%,巴西四月份的出口也首次錄得增長,比去年同期上升2.3%。
除此之外,中國政府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目標定為6.7%,更重要的是中國內地的零售活動在三月份持續上揚10.5%。因此就恢復皮革和中國國內零售兩者的需求而言,情況還是樂觀的。

中國國際皮革展現場照片01

中國國際皮革展現場照片02
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皮革展將于三個月后舉行,展會日期跟去年一樣(8月31日至9月2日,星期三至五)。主辦單位表示展會的籌備進度理想,情況如下:
現時已有19個展團落實參展,包括澳大利亞、巴西(2)、埃塞俄比亞、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巴基斯坦、西班牙、臺灣(3)、泰國、土耳其及美國(2)。
2015年的中國國際皮革展吸引超過23,000名參觀人士,他們主要來自中國重要生產省份,前來尋找新供貨商和采購新產品。因此中國國際皮革展是中國內地唯一皮革盛事,可以一連三天招聚眾多買家。自展會于1998年創辦以來,一直取得成功,并真實反映中國的市場狀況。參展的企業超過1,000家,展出各式各樣的皮革、化工品、機械,滿足整個制革供應鏈的需求。
中國國際皮革展是國內皮革業的頂尖盛事,如實反映業界狀況。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先生早前在亞太區皮革展上,發表內地皮革業的現況和前景:
「中國在過去20年取得雙位數字的經濟增長,要在未來維持如此高速的增長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國內和國際因素已經轉變。中國現正進入轉型期,經濟增長已經由以出口和投資主導,轉型至創新和消費帶動,為中國皮革業帶來新挑戰。」
一如去年,今屆的中國國際皮革展將于充滿挑戰的環境舉行,加上中國持續對污染性產業實施嚴厲的環保法例,引致部分小型制革廠倒閉,卻同時振奮大型的制革廠。
雖然如此,中國皮革業的潛質從其數據上已經不言而喻。2015年的皮革出口總值是861.3億美元,入口則錄得歷史高位95.7億美元,比2014年上升2.1%。這些驚人的數字對于供應皮革至中國的企業蘊含著龐大商機,中國國際皮革展正好為這些企業提供平臺跟主要買家和采購決策人士見面。
部分制鞋商已經從中國轉移至其他工人薪水比較便宜的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和柬埔寨。但這些國家在產量、基建、質量監管各方面都比不上中國極富經驗的制鞋業,更遑論取替其位置。中國是唯一一個國家可以生產45.6億雙皮鞋,并且出口8.4億對來滿足全球需求。
中國需要進口足夠的皮革來滿足生產所需,跟據展會主辦單位之一中國皮革協會的數據,2015年的制成革入口達16萬噸,總值26.3億美元。
至于化工品方面,來自德國的協會TEGEWA將會在今屆中國國際皮革展上推出有關制革安全性的計劃。
TEGEWA由歐洲的化工品供貨商所組成,來自紡織品、皮革、紡織品助劑、洗衣液業。這些德國、瑞士、荷蘭化工品供貨商在皮革業界一直享負盛名,并一起致力推廣REACH及ZDHC條例和安全性相關等項目。
雖然參觀買家大部分來自中國,但展會必定如常吸引海外的貴賓買家前來。眾多在中國采購及生產的鞋履品牌和跨國企業,屆時也會派出本地采購部門參觀展會,體現中國國際皮革展真正國際化的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