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丟了可以通過鞋子定位找回來
全球每10雙鞋就有1雙是東莞制造,世界上每5個人就有1個人穿大朗制造的毛衣……
過去30年來,東莞傳統產業“負責制造一切”。30年后的今天,雖然有“互聯網+”等“輕”產業崛起,但人們照樣要吃穿用度,傳統制造不僅不會O U T,還向品質化、定制化的“智造”風潮發展。
在這樣的趨勢下,東莞傳統產業悄然搭上風行的黑科技,給“智造”提供了幾種新的打開方式。
數據化定制裁縫不用“裁”
客戶在門店里,用Ipad登錄比朗科技的客戶端,先選擇一件襯衫,系統會出現至少4種不同的領形供選擇,接下來還會列出3款袖口作參考。一旦客戶選擇結束,輸入數據并確認后,數據將被傳輸到智能紙樣系統,激光設備剪裁面料,隨后進行手工縫制。
“最快一個小時就能做好一件衣服。”廣東比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大孟所言非虛,記者進行了實地體驗,經過選擇搭配之后,系統自動生成可以旋轉360度的3D模型,讓客戶獲得所見即所得的成衣感覺,下訂單可根據提示丈量尺寸,或者約專業師傅上門丈量,又或者到體驗店去丈量,工廠師傅半個小時就能把衣服做出來。
從事傳統制衣行業20多年的王大孟,3年前開始關注服裝定制市場,至今共投入1000萬元研發服裝定制系統,并推出男裝品牌。他向記者解析“黑科技”的奧秘“因為數據直接輸出,布料經過機器剪裁,師傅只需要縫紉。”
“孩子丟了可以通過鞋子定位找回來”
一款看起來普通的鞋子,內置G PS信號接收器,將手機A P P、LB S基站定位整合在一起,可精準定位孩子的位置信息。芯片還內置一個電池裝置,“這樣孩子走丟了也能通過鞋子定位找回來”。東莞寮步鎮巴巴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運城,經過幾年的探索,攜手中興電子聯合研發了面向孩子和老人的智能定位鞋。
“一定要將鞋與科技結合起來。”吳運城做了18年鞋廠,開了300多家童鞋專賣店,這幾年卻在傳統制鞋和實體銷售領域受到了成本和電商的雙重沖擊。他的工廠不斷收縮,員工從原來的400多人縮減到200多人,專賣店也從原來的300多家壓縮到四五十家,通過“黑科技”造出的智能定位鞋,成為東莞乃至世界鞋企轉型謀發展的一個嘗試。
產值3億的工廠僅200人
近兩來,“機器換人”也成為東莞新標簽之一。
看不到粉塵、沒有油漆的味道,沒有電鋸刺耳的聲音,記者走進厚街兆生家具廠區,各類大型設備整齊陳列在車間內,周邊是井然有序的各種家具、材料。跟傳統家具廠的忙碌、雜亂不同,這是兆生家具的自動化工廠。截至目前,在這家工廠里,僅自動化設備,兆生家具就投入逾5000萬元。
“家具生產的木工開料、噴涂、包裝三大階段,都是機器做主角,工廠的生產自動化程度已達60%以上。”兆生家具副總經理任祥說,通過“機器換人”,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年產值達上億元的工廠,僅需約200名工人,人工成本約占總成本的25%。按照規劃,其年產能最大可達3億元以上。
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東莞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共1319個,總投資達108.68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