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三季度核心品牌同店銷售跌幅高達13.0%

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周四發布三季度銷售業績,該集團三季度核心品牌同店銷售跌幅高達13.0%。
盡管達芙妮同店銷售跌幅在一季度短暫收窄至6.2%,不過二季度15.9% 的跌幅則證明,該集團并未從低迷的經濟和零售行業中尋找到復蘇辦法,截止9月底該集團今年前九個月核心品牌同店銷售跌幅12.1%。
另外,達芙妮關店速度逐月加快,三季度關店307間(包括284 間直營和23 間加盟店),而一、二季度分別為176 和274 間,前三個季度總關店數達到757 間。
達芙妮表示,同店銷售下跌主要由銷量下跌帶動,另外,核心品牌平均售價亦輕微下跌。
盡管有消費者屢屢將達芙妮、百麗等本土鞋業巨頭的業績下滑歸罪于“時尚”問題,不過,實際情況與之關聯甚少。
作為時裝鞋業制造巨頭Stel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1836.HK)九興控股有限公司的業績顯示,全球范圍內時裝、休閑鞋履的需求都大幅放緩,而運動鞋履需求則較為旺盛。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880.HK)在關閉傳統鞋履,反向擴張運動品牌代理門店的策略亦證明了這一消費趨勢的轉變。
除此之外,中國經濟下行,消費者在時尚類別上的消費支出比例大為縮減,房地產投資、家居用品、旅游、餐飲娛樂等體驗性消費的支出比例上升,令時尚類別消費低迷。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以支持上述趨勢轉變,除了石油制品,金銀珠寶、服裝鞋帽、化妝品是今年前九個月表現最差的類別,其中金銀珠寶消費甚至下跌1.3%,而服裝鞋帽、化妝品則分別有7.2%和8.4%的增幅,但均遠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的增幅。
國家統計發布的今年前三個季度GDP 數據亦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批發和零售行業的增速僅為6.4%至51191億元,低于整體GDP 6.7% 的增幅。
由于銷售下跌及庫存過多、過季產品銷售占比增加導致的毛利率受挫,達芙妮集團上半年由盈轉虧,凈虧損1.636 億港元。
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6月30日上半財年,達芙妮收入暴跌22.3% 至34.008 億港元,上年同期為43.743 億港元。銷售下跌主要由于銷售點減少導致。由于清理庫存過季產品銷售占比增多,期內毛利錄得29.0% 的跌幅至18.842 億港元,上年同期為26.546 億港元,毛利率同比因此暴跌530 個基點至55.4%;盡管經營費用按年減少18.3%,集團上半年仍錄得營業虧損2.495 億港元,而上年同期有1102.2 萬港元的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期內為-7.3%,上年同期為0.3%,暴跌760 個基點。
達芙妮和鞋柜兩大核心品牌上半年期內收入下跌22.8%,從上年同期的40.349 億港元跌至31.136 億港元,平均售價下滑 4.2%。愛意、STEP HIGHER、愛柔仕及ALDO 等其他品牌業務銷售期內基本持平為3.888 億港元,占比上升至11%,上年同期為9%,其中電商收入上漲抵消了中高檔品牌組合的銷售下跌。電商增長的負面影響是,其他品牌業務期內毛利率同樣暴跌710 個基點至56.9%,該分部業務期內錄得166.0 萬營業利潤。
達芙妮在中報中稱,由于中國消費者現在更多外出旅游而使其見聞及閱歷增加、加上城鎮化進程、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創新科技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等,均導致其消費行為較以往更快轉變。除此之外,運動風潮的流行亦對傳統女鞋消費造成攤薄影響。
截止2016年9月30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共運營4840 個銷售點,較上年同期6002 個凈減少1162 個。
周四達芙妮股價收報1.05 港元,大漲2.94%,不過,該股今年迄今為止已經暴跌近2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