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溫州6萬家鞋企7月酷暑遇寒冬
7月酷暑,溫州制造業卻倍感寒冷。
“忙活了一個季度,算算幾乎沒什么利潤。”溫州規模型鞋廠老板謝福成7月1日終于下定決心要登廣告把廠房轉讓。
已被反復證實的一個數據是,溫州作為中國制造業的發源地,是國內30多個細分產業的生產基地,然而,30萬家制造企業目前正有20%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目前已有超過4萬家企業倒閉。
逼迫謝福成們走上絕路的正是激增的生產成本,勞動力升值、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取消加上貸款利率上調,對于靠低成本、低市價、低利潤生存的制造業,道道都是必殺令。
而就在記者深入溫州采訪期間,制造企業又遭兩大打擊:6月底,服裝出口再遇新的“貿易壁壘”;7月初,電價上調。
活下去還是干脆死掉?自救還是他救?正進入陣痛期的溫州制造業非常迷茫。
活下去是個奢望
最近一段時間,溫州市民張先生在翻看當地報紙時非常頭疼:“密密麻麻的信息小廣告越來越多。”
讓張先生頭疼的廣告許多都是出租出售廠房倉庫的信息。記者隨機撥打詢問,聽到的盡是急切的聲音:“黃金地段,設施齊全,隨時入住,價格好商量。”
與謝福成接上頭后,7月1日,記者來到謝位于鹿城工業園內的鞋廠,三層樓高的廠房、上萬平方米的空間內,只有謝和他的兩個親戚留守,成堆的邊角料已有些發霉,機器上滿是灰塵。
“現在是停產,工人工資照發,沒有訂單就全放假了。”謝希望記者能把整個廠子包括工人都包下來,最差也要把廠房拿下。
看到記者不滿意,謝又推薦說不遠的地方還有兩個廠房,是同行委托交易的。途中經過有中國鞋都之稱的雙嶼鎮附近廠區,記者看到,不少廠房都是大門緊閉,門內保安無精打采。
溫州平陽水頭鎮,這里有中國皮都之稱,曾經一天生產皮量1.2億張,是全國產量的1/4。然而,記者下午3點在稍繁華的一條街上看到的多是著藍色工服的工人在閑逛。一問才知,廠子里最近沒訂單,不用上班。
據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提供的數據,溫州3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有20%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即6萬家,其中至少有4萬家已倒閉。
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對記者的解釋是“這是中國制造的普遍現象”,但溫州無疑是個重災區。鄭承認,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
“活下去的確是個奢望。”和謝福成口吻相同,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企業主對生存條件難抱太大希望。
五大利空
是什么把生命力極強、嗅覺極敏感的溫州商人逼到了求死境地?
2日上午,記者在中國電器之都柳市鎮采訪時,聽到最多的就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下游電器商品價格卻漲不上去,利潤攤薄了。”
柳市鎮的面積并不大,卻聚集了3000家低壓電器企業,圍繞行業大哥正泰和德力西分布,大多是這兩家的配套商和供貨商。
銅帽生產企業老板潘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年前,銅的價格是每噸1萬多,現在要五六萬;其它有色金屬,哪個價格不是翻了幾番?而產品受制于終端價卻漲不上去。
而隨著國際油價飆升至140美元后,國內成品油價、電價上調,原材料價格更是不斷高企,記者得到的以石油為初級原料的滌紗價格表,1噸上漲了1000多元。
瑞安最新調查31家企業顯示,今年比去年在原材料上要多支出3個億,全市多支出上百億。
勞動力成本隨著新勞動法實施也出現大幅上漲。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現在和過去比,每個工人每年要增加5000元左右的成本。這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影響慘重。
龍灣工業園區一位正張貼招工廣告的師傅介紹,以去年的薪水招人基本不可能,工資提高了幾百元也難招到熟工。
人民幣升值進入“6時代”,升幅達20%。據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下降6%左右。而整個服裝業平均利潤只有百分之十幾。
事實上,利空還包括宏觀調控政策。
財政政策上取消出口退稅,直接抽走了出口型企業的利潤,以謝福成的這個中型企業計算,每年就是上百萬。
而貨幣從緊政策之下,央行一年來5次加息、16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更是嚴守貸款額度,使得融資難瓶頸繼續加重。像溫州大型企業長城、云頂、華爾達等,年利息多支出都在百萬元以上。
“一雙鞋掙5毛錢,你算算,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利潤。”謝福成談起停產原由非常激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溫州鞋企生產成本比去年增加20%。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最新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各種因素估計最少擠壓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15%以上的利潤。而制造業平均利潤也就10%左右。
向西遷徙
“倒閉的均是小型企業。”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日前發布行業分析報告:稱得上規模的企業仍是“開工情況良好,產銷兩旺”,原因是他們較早進行了市場轉移。
記者采訪看到,被稱為蝗蟲經濟的制造業正飛向下一個洼地。
先是從沿海遷往內地:奧康集團西進重慶,帶動了一批企業前往。據奧康分部銷售經理李曉慧介紹,地價僅是溫州的1/3,達到一定規模后,成本可降低20%以上。
周德文提供的數據是,溫州工業用地目前每畝動輒上百萬,而就算是商業趨之若鶩的蘇州工業園區的土地也不過幾十萬元。在內地更可想而知。
據溫州市統計局不完全統計,一年內,溫州外遷企業多達上千家,不少都是整體遷移。
接著是溫州很多企業向境外轉移。4月,溫州哈杉鞋業和尼日利亞拉各斯萊基自由貿易區簽訂協議,建成占地面積400畝的非洲最大制鞋基地。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越南或泰國等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
6月27日,記者采訪期間與來溫州調研民企“走出去”的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一行偶遇。據陪同的康奈集團、華峰集團等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年溫州制造的確在經歷最難熬的陣痛期,企業自身要努力活下去,“走出去”不失為好辦法。
事實上,更多實力不夠的企業只有苦苦等待救援。
溫州銀監分局最近忙于加強銀監“窗口”信貸引導。接受采訪的官員表示:“將有保有壓,扶優限劣,優化信貸結構。”
溫州各商業銀行最近推出了“進出口融資通”等結算融資組合產品,幫助外向型企業順利完成進出口貿易。
溫州制造困境顯然也引起了高層關注。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進出口司司長馬林一行到溫州針對中小企業稅收進行調研;另有銀監會官員專程到浙江收集信貸方面的政策反饋。
“忙活了一個季度,算算幾乎沒什么利潤。”溫州規模型鞋廠老板謝福成7月1日終于下定決心要登廣告把廠房轉讓。
已被反復證實的一個數據是,溫州作為中國制造業的發源地,是國內30多個細分產業的生產基地,然而,30萬家制造企業目前正有20%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目前已有超過4萬家企業倒閉。
逼迫謝福成們走上絕路的正是激增的生產成本,勞動力升值、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取消加上貸款利率上調,對于靠低成本、低市價、低利潤生存的制造業,道道都是必殺令。
而就在記者深入溫州采訪期間,制造企業又遭兩大打擊:6月底,服裝出口再遇新的“貿易壁壘”;7月初,電價上調。
活下去還是干脆死掉?自救還是他救?正進入陣痛期的溫州制造業非常迷茫。
活下去是個奢望
最近一段時間,溫州市民張先生在翻看當地報紙時非常頭疼:“密密麻麻的信息小廣告越來越多。”
讓張先生頭疼的廣告許多都是出租出售廠房倉庫的信息。記者隨機撥打詢問,聽到的盡是急切的聲音:“黃金地段,設施齊全,隨時入住,價格好商量。”
與謝福成接上頭后,7月1日,記者來到謝位于鹿城工業園內的鞋廠,三層樓高的廠房、上萬平方米的空間內,只有謝和他的兩個親戚留守,成堆的邊角料已有些發霉,機器上滿是灰塵。
“現在是停產,工人工資照發,沒有訂單就全放假了。”謝希望記者能把整個廠子包括工人都包下來,最差也要把廠房拿下。
看到記者不滿意,謝又推薦說不遠的地方還有兩個廠房,是同行委托交易的。途中經過有中國鞋都之稱的雙嶼鎮附近廠區,記者看到,不少廠房都是大門緊閉,門內保安無精打采。
溫州平陽水頭鎮,這里有中國皮都之稱,曾經一天生產皮量1.2億張,是全國產量的1/4。然而,記者下午3點在稍繁華的一條街上看到的多是著藍色工服的工人在閑逛。一問才知,廠子里最近沒訂單,不用上班。
據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提供的數據,溫州30多萬家中小企業中有20%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即6萬家,其中至少有4萬家已倒閉。
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對記者的解釋是“這是中國制造的普遍現象”,但溫州無疑是個重災區。鄭承認,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
“活下去的確是個奢望。”和謝福成口吻相同,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企業主對生存條件難抱太大希望。
五大利空
是什么把生命力極強、嗅覺極敏感的溫州商人逼到了求死境地?
2日上午,記者在中國電器之都柳市鎮采訪時,聽到最多的就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下游電器商品價格卻漲不上去,利潤攤薄了。”
柳市鎮的面積并不大,卻聚集了3000家低壓電器企業,圍繞行業大哥正泰和德力西分布,大多是這兩家的配套商和供貨商。
銅帽生產企業老板潘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年前,銅的價格是每噸1萬多,現在要五六萬;其它有色金屬,哪個價格不是翻了幾番?而產品受制于終端價卻漲不上去。
而隨著國際油價飆升至140美元后,國內成品油價、電價上調,原材料價格更是不斷高企,記者得到的以石油為初級原料的滌紗價格表,1噸上漲了1000多元。
瑞安最新調查31家企業顯示,今年比去年在原材料上要多支出3個億,全市多支出上百億。
勞動力成本隨著新勞動法實施也出現大幅上漲。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現在和過去比,每個工人每年要增加5000元左右的成本。這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影響慘重。
龍灣工業園區一位正張貼招工廣告的師傅介紹,以去年的薪水招人基本不可能,工資提高了幾百元也難招到熟工。
人民幣升值進入“6時代”,升幅達20%。據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行業的利潤率將下降6%左右。而整個服裝業平均利潤只有百分之十幾。
事實上,利空還包括宏觀調控政策。
財政政策上取消出口退稅,直接抽走了出口型企業的利潤,以謝福成的這個中型企業計算,每年就是上百萬。
而貨幣從緊政策之下,央行一年來5次加息、16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更是嚴守貸款額度,使得融資難瓶頸繼續加重。像溫州大型企業長城、云頂、華爾達等,年利息多支出都在百萬元以上。
“一雙鞋掙5毛錢,你算算,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利潤。”謝福成談起停產原由非常激動。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溫州鞋企生產成本比去年增加20%。
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最新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各種因素估計最少擠壓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15%以上的利潤。而制造業平均利潤也就10%左右。
向西遷徙
“倒閉的均是小型企業。”溫州鞋革行業協會日前發布行業分析報告:稱得上規模的企業仍是“開工情況良好,產銷兩旺”,原因是他們較早進行了市場轉移。
記者采訪看到,被稱為蝗蟲經濟的制造業正飛向下一個洼地。
先是從沿海遷往內地:奧康集團西進重慶,帶動了一批企業前往。據奧康分部銷售經理李曉慧介紹,地價僅是溫州的1/3,達到一定規模后,成本可降低20%以上。
周德文提供的數據是,溫州工業用地目前每畝動輒上百萬,而就算是商業趨之若鶩的蘇州工業園區的土地也不過幾十萬元。在內地更可想而知。
據溫州市統計局不完全統計,一年內,溫州外遷企業多達上千家,不少都是整體遷移。
接著是溫州很多企業向境外轉移。4月,溫州哈杉鞋業和尼日利亞拉各斯萊基自由貿易區簽訂協議,建成占地面積400畝的非洲最大制鞋基地。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軍越南或泰國等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
6月27日,記者采訪期間與來溫州調研民企“走出去”的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一行偶遇。據陪同的康奈集團、華峰集團等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年溫州制造的確在經歷最難熬的陣痛期,企業自身要努力活下去,“走出去”不失為好辦法。
事實上,更多實力不夠的企業只有苦苦等待救援。
溫州銀監分局最近忙于加強銀監“窗口”信貸引導。接受采訪的官員表示:“將有保有壓,扶優限劣,優化信貸結構。”
溫州各商業銀行最近推出了“進出口融資通”等結算融資組合產品,幫助外向型企業順利完成進出口貿易。
溫州制造困境顯然也引起了高層關注。近日,國家稅務總局進出口司司長馬林一行到溫州針對中小企業稅收進行調研;另有銀監會官員專程到浙江收集信貸方面的政策反饋。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