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服飾文博會 新工藝服裝面料齊登場
大豆纖維、牛奶纖維、竹子纖維、負離子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空調服裝……走進2010中國(濱州)國際家紡文化節暨首屆中國國際服飾文化博覽會,各類纖維面料令人眼花繚亂。一件件用新材料新工藝制成的服裝面料,已遠遠超越“實用美觀”的范疇,而是與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變成會呼吸的衣被。
大豆蛋白纖維以大豆為原料利用化學及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其產品具真絲般的光澤、羊絨般的手感、羊毛般的保暖性能,而且大豆蛋白纖維與體皮膚親和性好,且含有多種人體所須的氨基酸,具有良好地保健作用。
在一處展臺前,用竹子纖維編織的毛巾吸引不少參觀者。這種毛巾具有良好的吸濕性、透氣性、懸垂性、織物絲絨感強、滑爽,而且還有獨特的抗菌、防紫外線功能。而另處展臺的負離子面料系應用負離子纖維制成,能夠釋放空氣負氧離子,發射生物波,促進人體微循環,增強免疫力,具有“空氣維生素”之稱。
海洋蝦蟹的殼為基礎原料制作的甲殼質纖維。由甲殼質纖維制成的織物,除抗菌、防臭功能外,還具有優良的吸濕、保濕功能,而且舒適性能優良,手感柔軟。由于它屬于純天然材料,對人體無刺激性,穿著非常舒適,很受消費者的青睞。
許多新型纖維面料不但穿著舒適,而且綠色環保。如玉米纖維是以淀粉作原料,具有完全自然循環型和能生物分解的特點。
據濱州市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周紅介紹,以上不少新型纖維都是由濱州當地企業生產的。紡織大省山東已成為全國家紡行業的風向標,從傳統家紡走向創意家紡。她說,享有“中國棉紡織之都”的濱州,2009年全市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為1094.11億元、86.62億元、54.81億元,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4.89%、34.12%和36.24%。全市紡織家紡服裝企業發展到了445家,從業人員40萬余人,產品涉及棉紡織、毛紡織、印染、針織、棉復制、化纖、服裝七大行業,棉紡織生產能力達到1173萬紗錠,形成了產業鏈條完整,積聚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涌現出一大批像魏橋創業、亞光紡織、華紡股份、愉悅家紡等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影響力的企業集團。
本屆家紡文化節不但來了眾多生產企業,還來了許多藝術家、繪畫家、國內外流行色專家,家紡手工精品創意大賽共有來自國內外的800多件作品參展參賽。家紡節儼然成了藝術節,創意色彩濃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