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件清宮文物華僑博物院開展
此次共展出84件(套)珍寶,涵蓋了皇家禮器、御用器物、宮中服飾、餐飲器皿、家具陳設等方方面面,都是從沈陽故宮博物院現存數萬件文物中,遴選出來的精品。
展品
昨天上午,《清宮遺珍 沈陽故宮博物院文物珍品展》在華僑博物院正式開展。展覽上,市民可以見到乾隆皇帝當年使用過的冰箱。
沈陽故宮在清朝被稱為“盛京皇宮”,是清入關之前,太祖努爾哈赤與太宗皇太極創建的宮殿,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沈陽故宮又成了皇帝東巡祭陵的行宮,也帶去了大量的宮廷珍寶。
此次共展出84件(套)珍寶,涵蓋了皇家禮器、御用器物、宮中服飾、餐飲器皿、家具陳設等方方面面,都是從沈陽故宮博物院現存數萬件文物中,遴選出來的精品。據悉,展覽將持續到7月25日,免費向市民開放。
寶貝搶鮮看
乾隆用的“冰箱”只有臉盆大小
古時沒有電,但清宮里也能用上冰箱。一個四方盒子,臉盆大小,這就是清宮里皇帝用的冰箱。
冰箱為木胎、鉛里,底部一角有一小圓孔,為冰化時泄水之用。箱體外部為掐絲琺瑯,遍飾纏枝寶相花紋,艷麗多彩。蓋子的邊緣飾以鎏金,陽刻楷書“大清乾隆御制”六字款 這是乾隆皇帝為了吃冷飲而制作的冰箱。
沈陽故宮博物院陳列部副主任張恩宇說,北方冬天寒冷,皇宮的人會到沈陽的渾河取冰,然后放在地窖里。暑熱時,再從冰窖里砸出冰塊放進“冰箱”,箱蓋上可擺放水果、綠豆銀耳羹什么的。木蓋上的兩個紋孔可散發出冷氣,讓水果、飲品達到冰鎮的效果。“等冰化了,水果也就冰鎮好了,整個過程大約半個小時。”
據了解,從康熙年間開始,沈陽故宮成了皇帝東巡祭陵的駐蹕之所。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先后十次東巡盛京。
高跟花盆底鞋當年很“時髦”
展品中,花盆底鞋和龍袍特別引人注目。34碼的“花盆底鞋”,可是清宮里最“時髦”的高跟鞋;而展出的龍袍則是皇帝夏天穿的龍袍,麻紗布料,輕薄柔軟,扣子也是純金打造的。
此外,一件繡著大紅雙喜字的旗袍也很惹眼。據介紹,這件旗袍因為繡有大紅雙喜,因此可能是皇帝或皇后大婚時穿的。“龍袍都是江南制造的,繡工也非常精美。這些就是最早的旗袍,寬衣大袖,并不是現在很瘦的樣子。”
皇帝的功績要用玉冊來記載{page_break}
最下圖是一本玉冊,和它配套的還有一個玉寶(形似玉璽)。據介紹,玉寶、玉冊是專門制作的,光是考究的金漆套盒就要裝兩層,也是國內博物館中僅存的兩套珍品之一。
玉寶和玉冊均初制于清順治二年(1645年),由蒼玉制成。玉寶上部為單體蹲龍紐,描金。玉寶全高14厘米,印面長、寬均為13.8厘米,印臺厚5.2厘米。玉冊每頁均長28.8厘米,寬12.8厘米,厚0.9厘米,冊文內容則記述太宗皇帝一生功德、業績及其廟號、謚號等。
這兩件寶貝都于乾隆四十八年由北京送至盛京太廟尊藏,清末民國時期存于沈陽故宮崇謨閣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